中医古籍
  • 面筋

    拼音注音Miàn Jīn出处

    宁原《食鉴本草》

    来源

    为小麦面和麸皮入水揉洗后所获得的胶粘状物质。

    性味

    甘,凉。

    ①宁原《食鉴本草》:"性凉寒。"

    ②《纲目》:"甘,凉。"

    ③《医林纂要》:"咸,寒。"

    功能主治

    和中,解热,止烦渴。

    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

    ②《纲目》:"解热,和中,劳热人宜煮食之。"

    ③《医林纂要》:"解面毒,和筋养血,去瘀。"

    ④《随息居饮食谱》:"解热,止渴,消烦。"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寒山区林下或草地。资源分布......
  • 《中药大辞典》:斑茅拼音注音Bān Máo别名大密(《岭南科学》),芭茅(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
  • 《中药大辞典》:斑茅花拼音注音Bān Máo Huā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适量,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中国药典》:斑蝥拼音注音Bān Móu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
  • 《中药大辞典》:斑鸠拼音注音Bān Jiū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山斑鸠等的肉。生境分布栖于树林间,常成群活动,营巢于树枝。繁殖期4~7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