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围刺加耳穴贴压治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是指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为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皮脂腺功能亢进。促使皮质中的亚油酸浓度降低,进一步刺激皮脂腺,堵塞腺管,形成微粉刺,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因此治疗寻常痤疮只有针对其发病因素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耳穴刺激在治疗寻常痤疮中运用较为广泛。中医理论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十二经脉聚于耳,耳也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重要部位,通过刺激耳穴,可疏通相应经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此为治本。但单纯用耳穴贴压疗效不十分理想,因已发于肌肤的粉刺、脓疱、结节、囊肿等也需要积极治疗。在皮肤患部围刺浅刺,直达病所,既可疏风消热,又可通过对皮部的刺激疏通经络,宣通局部气血,此为治标。因此,围刺与耳穴贴压结合,标本同治,共达提高疗效的目的。

    诊断标准

    1.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

    2.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

    3.损害为散在性黑色粉刺、丘疹、脓疱等,呈对称分布。

    4.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质物排出。

    5.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疼痛及触痛。

    适应证

    适用于所有原发性寻常痤疮患者。对于继发性寻常痤疮患者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本法治疗。经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本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禁忌证

    面部严重感染患者须在感染控制后方可采用本疗法。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一次性针灸针。

    二、详细操作步骤

    围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采用直径0.28毫米、长度20毫米的毫针在面部皮损局部行多针围刺,针与针间距保持5厘米左右,针刺毫针数以将病灶包围为宜。不施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耳穴贴压法选穴主穴:内分泌、肺、交感、面颊。配穴:胃、肠、神门、内生殖器。主穴全取,配穴随症选1~2个。用酒精棉球在耳廓部脱脂,用0.5厘米×0.5厘米大小的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固定于穴位部。一次选一侧,3天换另一侧。嘱患者每日按压2次,每次按压3~5分钟。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三、注意事项

    防止晕针。采用一次性针灸针,以保证针具质量,并防止交叉感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更多中药材
  •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
  • 那么首先第一个呢,就是四君子汤,我们叫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补气虚的啊,在方剂学当中,补气虚的第一方就是生猪、茯苓、甘草四味药,那么这个可以补人体气虚,这里边呢,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是中医这个补气呀和祛湿的关系,一般来说,气虚容易生成湿气,湿......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5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来的时候跟我说,就是这个体质状况,就是怕冷,乏力,有时候打嗝嗳气,有时候呢还有胸闷,总爱跟这个女儿生气,这母女俩也总吵架,晚上呢失眠,她这个。情况啊,他之前呢,到那个诊所去看过中医,也吃过一段时间中药......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