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炮制》 香附

    『来源』本品为莎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香附子、莎草根、香附末。

    『产地』河南、江苏、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放入锅内,炒至外表细毛枯焦,取出摊冷,放石臼内捣杵,擂擦去其细毛,取出筛去毛灰,用冷水洗净晒干。若取其行血入肝肾,行经络,则用四制香附,每斤药用醋1两,盐1两,白酒1两,童便1两,再加清水1两,混合一起,将盐溶化,将锅烧热投入净香附拌炒,随炒随倒入辅料,炒至外表微黑色。也可用七制香附,制法同上,辅料再加生姜汁15克,红糖50克,乳汁1

    5克,与上四种辅料混合。还有制香附炭。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