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逆阿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逆阿落拼音注音Nì ā Luò来源

    蓼科逆阿落Polygonum periginatoris Pauls.,以入药。

    生境分布

    西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痢。主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逆阿落拼音注音Nì ā Luò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蓼科植物逆阿落。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分布西藏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壮,肉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叶互生或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或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叶脉突出;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复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褐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痢。治急慢性痢疾,肠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逆阿落拼音注音Nì ā Luò出处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枝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tortuosum D.Don [P.pe-riginatoris Pauls.

    采收和储藏:8~10月采挖根茎,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900m的山坡草地、河滩沙砾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等地。

    原形态

    半灌木。高30-50cm。根粗壮,木质,外表皮黑褐色。茎直立,具叉状分枝,圆柱形,紫褐色或黄褐色,被柔毛或近于无毛。叶互生或对生;叶柄极短;托叶鞘膜质偏斜;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5-4cm,宽1-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或近无毛。花两性,花序圆锥状,顶生;花小,密集,白色;花被片5深裂,椭圆形;雄蕊8;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黄褐色,有光泽,长约3mm。

    归经

    大肠经

    性味

    辛;涩;性温

    功能主治

    涩肠止痢。主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钩风拼音注音Chènɡ Gōu Fēnɡ别名穿墙风、九层皮、土防己、蛇总管[海南]来源防己科秤钩风属植物苍白秤钩风Diploclisia glaucescens (Blume) Diels,以藤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
  • 别名双虎排牙、圆叶南蛇藤来源卫矛科称星蛇Celastrus kusanoi Hayata,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东。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宣肺除痰,止咳解毒。喉痛,喉炎:0.5~1两,水煎冲蜜糖服。初期肺结核:用根1两,炖猪肉服。摘录《全国中......
  • 拼音注音Chuān Dì Lónɡ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麻木,跌打......
  • 《中国药典》:穿山甲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Jiǎ别名山甲片、甲片英文名SQUAMA MANIS来源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收集鳞甲,洗净,晒干。性状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
  •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Lónɡ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