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上纵隔位于胸廓上口和胸骨角平面之间,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4胸椎及椎间盘,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纵隔由前向后可分为三层:
胸骨后结构: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中间结构: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及迷走神经。
脊柱前结构:气管、左喉返神经和食管(图7-11)。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上纵隔位于胸廓上口和胸骨角平面之间,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4胸椎及椎间盘,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纵隔由前向后可分为三层:
胸骨后结构: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中间结构: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及迷走神经。
脊柱前结构:气管、左喉返神经和食管(图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