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秋交替时节宜少思寡欲

    新华网太原8月20日专电(记者刘翔霄、邹伟)夏秋交替时节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专家提示,中医养生主张人们在这一时节尤应少思寡欲、胸怀宽广、精神乐观,通过调摄人体自身的精气与情志,达到颐养天年的目的。

    据中医专家文渊介绍,《黄帝内经》对这一养生观点早有表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黄帝内经》又指出,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病与不病的关键在于人体虚与不虚。因此,预防疾病不仅要避免外来的致病因素,更应学会保养正气,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养生认为,疲劳过度会影响健康,而不劳动同样会影响健康。华佗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气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因此,夏秋交替时节可适当劳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延伸阅读——

    夏秋之交替话饮食 有方来养生

    进入秋天后,天气干燥,饮食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注意: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太多刺激食品,不可生冷不忌,更不能毫无节制地乱补……

    换季时节,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人的胃口也好,这时需保持饮食清淡,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防止肥胖。另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和薯类,促使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的排除多吃含钾食物,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另外,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能增强呼吸深度。

    秋季,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要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等。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来源:华商晨报

    (新华网 )

更多中药材
  •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