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气功外气疗法》 遗尿

    【病因】多因肾与三焦气化不足,下元不能固摄,致使膀胱约束无权而成遗尿。

    【症状】在睡觉中不自觉的尿床,甚至一夜数次,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如成人遗尿或失禁,则表现为精神不振,形体瘦弱。平掌测试检查:肾俞、命门及小腹部多有密集、凉麻气感。

    【治疗】

    (一)发功:

    1.先按揉脾俞、肾俞、三焦俞、命门、三阴交穴。

    2.以平掌式,用震颤手法发气于命门、肾俞、丹田各11息或22息。并用推引手法顺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阴肾经向下肢导引,使上下气机调顺。

    3.以平掌式,用推引手法发气于丹田,并左旋导引气机。(二)气功针刺:将毫针刺入关元、中极、百会、三阴交。以龙含式,用推引手法发气,并左旋导气,使各穴气机平衡。

    (三)练功自疗:

    壮肾固尿功:站位,两手握拳,抵住腰部两侧软肉处,以腰为轴向左转6圈,再向右转6圈;然后坐位,两手掌在腰部两侧自上向下搓36次;最后以右手托兜阴囊,左手掌按于耻骨联合处,两手同时一托一兜81次,再以同法换手托兜81次。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