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浮迟者吉,坚大急疾者凶。浮大为风,浮迟为寒,浮滑为痰,浮数有力为火,浮弦有力为气。沉涩而数为血凝,寸关虚滑而大,为真气散。尺脉浮而无力,为肾气不足;尺脉洪弦而数,为肾气大亏。类中风脉,迟缓可生,急数弦大者死;举之搏大,按之绝无,为孤阳无根据者死。口开眼闭,手撒遗尿,鼻鼾吐沫直视,昏沉不醒,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头重,山根青黑,皆不治。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浮迟者吉,坚大急疾者凶。浮大为风,浮迟为寒,浮滑为痰,浮数有力为火,浮弦有力为气。沉涩而数为血凝,寸关虚滑而大,为真气散。尺脉浮而无力,为肾气不足;尺脉洪弦而数,为肾气大亏。类中风脉,迟缓可生,急数弦大者死;举之搏大,按之绝无,为孤阳无根据者死。口开眼闭,手撒遗尿,鼻鼾吐沫直视,昏沉不醒,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头重,山根青黑,皆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