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郑媪年逾古稀,证患便闭,腹痛肛胀,寝食俱废,已经两旬,诸治不应。延诊以下为嘱,切脉虚细而涩,谓曰∶此虚闭也,一补中益气汤足矣。何下为。服药两日,便仍不通,自言胀痛欲死,刻不可耐,必欲下之。予曰∶下法吾非不知,但年高病久,正气亏虚,下后恐其脱耳。媪曰∶与其胀闭而死,莫若脱之为快。因忆心悟篇云∶病有不可下,而又不可以不下,下之不得其法,多致误人。沉思良久,于前汤内加入制大黄三钱,仿古人寓攻于补之意。饮后肠鸣矢气,当晚便解,结粪数枚,略能安卧。次日少腹尚痛,知其燥矢未净,仍用前方大黄分两减半,再剂便行两次,先硬后溏,痛止食进而愈。夫补中益气汤,原无加大黄之法,此虽予之创见,然医贵变通,固不容胶柱鼓瑟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郑媪年逾古稀,证患便闭,腹痛肛胀,寝食俱废,已经两旬,诸治不应。延诊以下为嘱,切脉虚细而涩,谓曰∶此虚闭也,一补中益气汤足矣。何下为。服药两日,便仍不通,自言胀痛欲死,刻不可耐,必欲下之。予曰∶下法吾非不知,但年高病久,正气亏虚,下后恐其脱耳。媪曰∶与其胀闭而死,莫若脱之为快。因忆心悟篇云∶病有不可下,而又不可以不下,下之不得其法,多致误人。沉思良久,于前汤内加入制大黄三钱,仿古人寓攻于补之意。饮后肠鸣矢气,当晚便解,结粪数枚,略能安卧。次日少腹尚痛,知其燥矢未净,仍用前方大黄分两减半,再剂便行两次,先硬后溏,痛止食进而愈。夫补中益气汤,原无加大黄之法,此虽予之创见,然医贵变通,固不容胶柱鼓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