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解剖] 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 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 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定位]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解剖] 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 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 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