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宫汤

    《温病条辨》卷一:清宫汤处方

    玄参心9克 莲子心1.5克 竹叶卷心6克 连翘心6克 犀角尖(磨,冲)6克 连心麦冬9克

    功能主治

    清心解毒,养阴生津。治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痰热盛,加竹沥、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克、石菖蒲3克。

    备注

    本方所治属太阴温病。方中犀角、玄参清心解毒养阴为君;连翘、竹叶卷心以清心热为臣;莲子心、连心麦冬补养心肾之阴,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养阴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清·《温病条辨》:清宫汤组成

    玄参心三钱(9克)、莲子心五分(1.5克)、竹叶卷心二钱(6克)、连翘心二钱(6克)、犀角尖二钱(2克)、连心麦门冬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心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

    温病误汗,液伤邪陷,心包受邪,症见发热,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脉滑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以本方加减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与西药能量合剂、利巴韦林等对症处理28例对照,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2%。(《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年第6期)

    方解

    本方用治温病热入心包之证。方中犀角入心经而清热解毒凉血,配以连翘心、莲子心、竹叶卷心清泄心火,佐以玄参、麦门冬养阴生津。临床应用以高热、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燥为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邪入心包,见有烦渴、抽搐,加服紫血丹、安宫牛黄丸清热熄风开窍。方中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报道也有镇静、抗焦虑作用。

    方歌

    清宫汤用莲子心,犀角麦冬与玄参,竹叶连翘透心热,或加沥胆菖郁金。

    摘录清·《温病条辨》
更多中药材
  • 《摄生众妙方》卷十:保生锭处方牛黄3钱,天竺黄1两,辰砂1两,雄黄3钱,麝香5分,片脑5分,琥珀1两,珍珠5钱,赭石3钱(火煅7次),蛇含石3钱(火煅7次),金箔4帖,银箔4帖,天麻3钱,防风3钱,甘草3钱,茯神(去皮)3钱,人参3钱,僵蚕......
  • 《痘疹金镜录》卷上:保生锭子处方胆星1两,白附子1两,辰砂(水飞)1两,麝香2钱,天麻5钱,防风5钱,全蝎5钱,羌活5钱,蛇含石(煅7次,水飞)4两。制法上为末,大米糊作锭子,金箔为衣。功能主治急惊风,痰涎壅盛或抽搦。用法用量每用半锭,薄荷......
  •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蝉蜕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耆,1剂而白者不白,......
  • 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清热养血。主二目昏花,视物不清,......
  •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保真丸处方补骨脂1两(酒炒,研细末),人参1两3钱,茯苓1两,土炒白术1两5钱,炙甘草3钱(上4味以河水6碗,煎浓汁,去滓,和骨脂晒干听用),杜仲1斤(用盐水炒断丝,为细末),川芎8钱,当归1两5钱,酒妙白芍1两,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