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大成》 阴维脉:

    考穴:内关二穴,心包经。去掌二寸两筋间,紧握拳取之。针一寸二分,主心胆脾胃之病,与公孙二穴,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阴维脉

    ○凡治后症,必先取内关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中满不快,胃脘伤寒:中脘大陵三里膻中。

    中焦痞满,两胁刺痛:支沟章门膻中。

    脾胃虚冷,呕吐不已:内庭中脘气海公孙。

    脾胃气虚,心腹胀满:太白三里气海水分。

    胁肋下疼,心脘刺痛:气海行间阳陵泉。

    痞块不散,心中闷痛:大陵中脘三阴交。

    食症不散,人渐羸瘦:腕骨脾俞公孙。

    食积血瘕,腹中隐痛:胃俞行间气海。

    五积气块,血积血澼:膈俞肝俞大敦照海。

    脏腑虚冷,两胁痛疼:支沟通里章门阳陵泉。

    风壅气滞,心腹刺痛:风门膻中劳宫三里。

    大肠虚冷,脱肛不收:百会命门长强承山。

    大便艰难,用力脱肛:照海百会支沟。

    脏毒肿痛,便血不止:承山肝俞膈俞长强。

    五种痔疾,攻痛不已:合阳长强承山。

    五痫等症,口中吐沫:后溪神门心俞鬼眼。

    心性呆痴,悲泣不已:通里后溪神门大钟。

    心惊发狂,不识亲疏:少冲心俞中脘十宣。

    健忘易失,言语不纪:心俞通里少冲。

    心气虚损,或歌或笑:灵道心俞通里。

    心中惊悸,言语错乱:少海少府心俞后溪。

    心中虚惕,神思不安:乳根通里胆俞心俞。

    心惊中风,不省人事:中冲百会大敦。

    心脏诸虚,怔忡惊悸:阴郄心俞通里。

    心虚胆寒,四体颤掉:胆俞通里临泣。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