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及急救常识非小事

    李明亮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纪委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等危重急症患者大幅增多,同时,交通事故、溺水、烧伤等意外事故也呈高发易发态势。相比之下,我国急救常识普及推广工作却严重滞后,还仅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份内事,普及力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急救意识淡薄,许多民众往往认为急救是医疗机构的事;急救技能薄弱,大多数民众只知拨打急救电话,不知等待救护人员时能做些什么。致使或延误黄金抢救期,或好心办坏事,错误地搬动运送,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急救绝不只是医护人员的事,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内实施院前初级救治,对减少死亡非常有效,第一目击者如果救治得当,将减少伤病员80%的死亡率。如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如能及时采用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医院外死亡率,并且能够为医院内的进一步急救提供宝贵时间。在欧美发达国家,警察、公交司机、的士司机等要经过心肺复苏、包扎等急救技术培训后才能上岗,并在机场、警察局、车站等公关场所配备除颤仪、呼吸机等抢救工具;在一般民众中急救技术普及率也非常高,急救被当作一种基本技能来对待,非医护人员构成院前急救队伍的主体。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普及急救常识,看似很小,但绝非小事;看似是卫生部门的事,但事关千家万户,不应成为生命和健康的“短板”。我们理应顺应形势,学习先进做法,重视普及推广急救常识,这在地球进入灾难多发期,危重急症及意外伤害高发易发的形势下,对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和紧迫。

    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把普及推广急救常识纳入政府社会公关管理之中,制定规划,加快推进全民急救常识普及工作。二是要加大急救知识培训力度,尤其要普及创伤救护及4项急救技术,其中4项急救技术是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等。普及心肺复苏,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的合并运用等;普及中毒的现场救护,比较常见的有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和煤气(液化石油气)中毒等;普及常见急症救护,如冠心病、昏厥、休克、癫痫、中暑等;普及意外灾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等的救护。三是从孩子抓起,把急救常识列入教学大纲。从公共行业做起,把急救常识培训情况作为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四是公共场所要配备急救包,包括一些常见的急救用品、药品等,以防不测。五是要向社会征集志愿者,扩大受众群体。

更多中药材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