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大成》 冲脉:

    考穴:公孙二穴,脾经。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冲脉

    ○凡治后症,必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九种心疼,一切冷气:大陵中脘隐白。

    痰膈涎闷,胸中隐痛:劳宫膻中间使。

    气膈五噎,饮食不下:膻中三里太白。

    脐腹胀满,食不消化:天枢水分内庭。

    胁肋下痛,起止艰难:支沟章门阳陵泉。

    泄泻不止,里急后重:下脘天枢照海。

    胸中刺痛,隐隐不乐:内关大陵彧中。

    两胁胀满,气攻疼痛:绝骨章门阳陵泉。

    中满不快,翻胃吐食:中脘太白中魁。

    胃脘停痰,口吐清水:巨阙中脘厉兑。

    胃脘停食,疼刺不已:中脘三里解溪。

    呕吐痰涎,眩晕不已:膻中中魁丰隆。

    心疟,令人心内怔忡:神门心俞百劳。

    脾疟,令人怕寒腹痛:商丘脾俞三里。

    肝疟,令人气色苍,恶寒发热:中封肝俞绝骨。

    肺疟,令人心寒怕惊:列缺肺俞合谷。

    肾疟,令人洒热,腰脊强痛:大钟肾俞申脉。

    疟疾大热不退:间使百劳绝骨。

    疟疾先寒后热:后溪曲池劳宫。

    疟疾先热后寒:曲池百劳绝骨。

    疟疾心胸疼痛:内关上脘大陵。

    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合谷中脘列缺。

    疟疾骨节酸痛:魄户百劳然谷。

    疟疾口渴不已:关冲人中间使。

    胃疟,令人善饥,不能食:厉兑胃俞大都。

    胆疟,令人恶寒怕惊,睡卧不安:临泣胆俞期门。

    黄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至阳百劳腕骨中脘三里。

    黄疸,遍身皮肤、面目、小便俱黄:脾俞隐白百劳至阳三里腕骨。

    谷疸,食毕则心眩,心中拂郁,遍体发黄:胃俞内庭至阳三里腕骨阴谷。

    酒疸,身目俱黄,心中痛,面发赤斑,小便赤黄:胆俞至阳委中腕骨。

    女痨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关元肾俞至阳然谷。

    ○杨氏治症:

    月事不调:关元气海天枢三阴交。

    胸中满痛:劳宫通里大陵膻中。

    痰热结胸:列缺大陵涌泉。

    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咽喉闭塞:少商风池照海颊车。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