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伤寒论文字考
伤寒论正解
伤寒论注来苏集
伤寒论疏义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述义
中医书籍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心传》
《证治汇补》
《证类本草》
《诊宗三昧》
《诊家枢要》
知识杂集
手法复位+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
辨证用“参”
李东垣笔下的龙胆泻肝汤
李富玉治疗帕金森病验案
盗汗未必尽属阴虚
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
中医药方子
竹衣麦冬汤
竹黄酒
竹龙散
粘米固肠糕
紫参散
紫双丸
中药材
鸮
一包花
一匹绸
一匹草
一口红
一叶荻
查古籍
搜索
《诸病源候论》 三十六、时气病得吐下后犹热候
作者:
巢元方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似伤寒,亦头痛壮热。而得吐下之后,壮热犹不歇者,是肠胃宿虚,而又吐利,则为重虚,其热乘虚而入里,则表里俱热,停滞不歇,故虽吐下而犹热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作者:
刘完素
《黄帝素问直解》
作者:
高士宗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
《减肥新法与技巧》
作者:
《基因与疾病》
作者:
《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作者:
《基础护理学》
作者: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作者:
未知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似伤寒,亦头痛壮热。而得吐下之后,壮热犹不歇者,是肠胃宿虚,而又吐利,则为重虚,其热乘虚而入里,则表里俱热,停滞不歇,故虽吐下而犹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