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一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匹草拼音注音Yì Pǐ Cǎo来源

    兰科卷瓣兰属植物梳帽卷瓣兰Cirrhopetalnm andersonii Hook. f.,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咳,消食积。用于跌打损伤,妇女体虚,小儿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

    2~5钱。水煎服或酒泡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一匹草拼音注音Yì Pǐ Cǎo别名

    一匹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

    为兰科植物卷瓣兰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大山岩边的干燥地区。分布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须根发达,丛生于节处,粗细均匀,微扭曲,灰白色。密生绒毛。茎圆柱形,长可达60~90厘米,粗3~4毫米,节间长2.5~6厘米;节上生假鳞茎,膨大成纺锤形,基部有丝状鞘。叶单生于假鳞茎顶端,肉质,绿色,狭矩圆形,长6~12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钝圃,中央微凹下,基部楔形;叶柄约与假鳞茎等长.夏季花序由假鳞茎基部抽出。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

    治咳嗽吐血,风湿痹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驱风,除湿,活血,消食积。治痨病,妇女虚弱,男子肾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

    复方

    ①治风湿痛:一匹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女子虚弱:一匹草炖鸡或内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一匹草拼音注音Yì Pǐ Cǎo别名

    一匹叶

    英文名All grass of Anderson Cirrhopetalum出处

    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帽卷瓣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rhopetalum andersonii Hook.f.[C.henryi Rolf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蒸后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

    原形态

    帽卷瓣兰,附生植物。根茎粗壮,粗4-5mm。假鳞茎宽卵形或狭卵形,长约3cm,基部被多数纤维。顶生1叶;具短柄;叶片革质,长圆形,长13-20cm,宽约3.5cm,先端微凹,全缘。花葶纤细,比叶长或短,被2-3枚鞘状苞片;伞形花序具多数花;花苞片短于花梗(连子房)。花淡紫色;中萼片长圆状卵圆形,长约5mm,先端具芒,边缘近先端多少啮蚀状;侧萼片长圆状倒卵形,比中萼片长3-4倍,内侧边缘除基部和先端外粘合,先端钝;花瓣长圆表,比中萼片稍短,先端具芒,边缘具流苏;唇瓣肉质,中部弯曲,全缘,生于蕊柱足上;蕊柱齿短;花药前面边缘梳状。

    化学成分

    全草含联苄类成分:卷瓣兰联苄定宁(cirrhopetalidinin),大叶兰酚(gigantol),卷瓣兰联苄定(cirrhopetalidin),卷瓣兰联苄宁(cirrhopetalinin),山药素Ⅲ(batatsin Ⅲ)。还含菲类成分:卷瓣兰菲定(cirrhopetalanthridin),卷瓣兰菲灵(cirrhopetalin)。

    归经

    肺;脾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益肾补虚;消食;祛风活血。主风热咳嗽;肺燥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肾亏体虚;小儿食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复方

    1.治风湿痛:一匹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2.治女子虚弱:一匹草炖鸡或肉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2.《四川中药志》:驱风,除湿,活血,消食积。治痨病,妇女虚弱,男子肾亏。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í Gēnɡ Ténɡ别名武靴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来源萝藦科匙羹藤属植物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 (Retz.)Schult.[G. alterniflorum (Lour.)Merr.],以根及全株入药。......
  • 拼音注音Shēn Tiáo别名人参条英文名Panax ginseng C.A.Mey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ginseng C.A.Mey.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
  • 拼音注音Chā Fēn Liǎo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来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生境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性味酸、甘,温。功能主治祛寒,温肾。主治寒疝,......
  •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叉枝藻拼音注音Chā Zhī Zǎo别......
  • 拼音注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别名苦葵鸦葱、羊奶及及、散枝鸦葱、分枝鸦葱来源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性味苦,寒。注意根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