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龈,故望可了解肾和胃的病变。清代温病学者对验齿辨病有所创见,认为齿的润泽枯燥,反映了肾液、胃津的变化;齿的有垢无垢,反映胃浊、胃阴的情况。这对温病辨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牙龈肿者多属胃火,陷者多属虚证。色深赤为邪实,色淡白为正虚。齿缝出血兼痛者是胃火,不痛者是肾火。临床牙龈形色的变化,与月经、妊娠亦有一定的关系。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龈,故望可了解肾和胃的病变。清代温病学者对验齿辨病有所创见,认为齿的润泽枯燥,反映了肾液、胃津的变化;齿的有垢无垢,反映胃浊、胃阴的情况。这对温病辨证,有一定临床意义。牙龈肿者多属胃火,陷者多属虚证。色深赤为邪实,色淡白为正虚。齿缝出血兼痛者是胃火,不痛者是肾火。临床牙龈形色的变化,与月经、妊娠亦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