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与皇帝

    古代,有一种避讳制度,凡是皇帝和孔丘的姓名都不准别人使用,遇上这些字时,只能以易字、改读、缺笔、空字等方法来代替。例如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凡用“民”字的戏方,都用“人”字来代替;凡用“治”字的地方,都用“理”字来代替。前者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者是避唐高宗李治的讳。避讳,不单在书写文章时要注意,就是医生开处方也要注意,不少中药就是由于避皇帝的讳而易名的,例红健脾止泻的山药,原名“薯蓣”,最早见于宋·寇宗爽著的《本草衍义》,因“蓣”字与唐代宗李豫之名同音,故避讳改称薯药;过了几代,宋英宗赵曙登位,因薯曙同音,薯药只好又避讳改称山药,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也有不信邪、不避讳的皇帝,南北朝时宋国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就是其中之一。治伤良药刘寄奴就是以他的乳名命名的。据李延寿《南安》记传:刘寄奴年少时,一次出猎,用箭射中一条巨蛇,但蛇身一闪就不见了。他觉得很奇怪,次日再去那里搜寻。当来到一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附近树林中有杵臼之声。他顺声寻去,看见两个仙童在捣药。左边的仙童开口说:“我们大王昨天被刘奇奴射伤了。”右边的仙童说;“大王有天大本事,怎么不把刘寄奴杀掉?”左边的童子说:“杀不得啊,大王说,刘寄奴将来是要当皇帝的。”听到这里,刘寄奴大吼一声跳将出来,仙童吓得倏然不见了,只留下药臼和草药。以后,刘寄奴驰骋疆场,率军南征北战,灭了南燕和后秦,于公元420年自立为宋武帝。在战争中刘寄奴用他童留下来的这种草药,治愈了许多受伤的将领和士兵。人们非常感激和崇拜这种草药,就以皇斋的乳名称它为“刘寄奴”。

    除此之外,得到皇帝宠信的中药还有不少。治骨析筋损的良药——骨碎补,就是由五代十国时的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亲自赐名的。传说,有一次明宗皇帝围猎,突然从附近的草丛中窜出一只金钱豹,吓得皇帝身旁一位显得宠的皇妃从马上摔了下来,筋断骨裂,血流如注。当时,恰逢御医不在身旁,皇帝急得手忙脚乱。这时,一名卫士从岩石上采来一种草药,捣烂后敷在皇妃的伤口上,很快血止痛减,不久,断骨再续,伤口痊愈如初。皇帝大喜,亲笔题名这种草药为“骨碎补”。

    籍皇帝而成名远扬的药物还有“何首乌”。明代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德,早年无子,出诏书于天下,求得子良方,何首乌乃应诏入宫,以此药为主,制成七宝美髯丹,皇帝服此丹后不久,喜得龙种,同时,发黑体壮,稳坐江山45年,何首乌于是名扬天下。

更多中药材
  • 这药名字听起来非常长,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与消除呼吸道痰浊壅塞两大部分组成,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咳嗽是一种防御反......
  • 现在我们的家长大多数都存在一种叫做高血压的疾病,出现了这种疾病的话,和我们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高血压不及时的控制,还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桑白皮这种药材就有控制血压的效果,那么到底桑白皮功能都有哪些......
  •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是非常多见的,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基本就没有重名的情况,但是有的植物名称还是比较相似的,尤其是中药材里面,我们要学会分辨二者的功效,以免出现拿错药物之类的情况,洋金花就是曼陀罗,那么到底洋金花闹羊花的功效区别......
  • 痛风这种疾病是现在的高发疾病,尤其是青年男性朋友们,痛风是因为我们摄入的含有嘌呤的食物过多,从而导致了体内的尿酸值高,而引发了痛风疾病,痛风会让患者痛不欲生,而且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痛风的办法,只能在发作的时候服用止疼药物,那么洋金花能治痛风......
  • 罗汉果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是陌生的,但是现实中真正吃过罗汉果的人却是不多的。其实罗汉果是一种植物,而且这种植物是可以食用的,一般人都可以吃,那么,高血压患者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吃呢?这个问题是一直萦绕在我们的高血压患者心中的一个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