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述钩元》 石菖蒲

    作者: 杨时泰

    一名尧韭。类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溪荪也。生于水石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石菖蒲也。栽之以砂。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如韭根如匙柄。高四五尺者。亦石菖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入药须用二种石菖蒲。余皆不堪。

    味辛微苦。气温。主治开心帅气。通九窍。明耳目。治耳鸣或痛。客忤癫痫。除心积伏梁。并下气湿痹。(在阴在脉之痹。乃湿乃风之因。咸能宣发。设寒水专令。取效更捷。)止心气不足。人参茯苓石菖蒲。水土和合。抽为草木。惟石菖蒲全得生阳之气。吮拔水液。盘络砂石。不假地土之力。昌美溪浦之间。故曰菖蒲。以治病之用言。当号昌阳。以发生之体言。当号阳昌。(子繇)古方有单服菖蒲法。心腹冷气KT痛者。取一二寸捶碎。同吴茱煎汤饮之。猝患心痛。嚼一二寸。热汤或酒送下。(颂)下痢噤口。虽是脾虚。亦热气闭隔心胸所致。俗用木香失之温。用山药失之闭。惟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粳米饮调下。或用参苓石莲肉。

    阳精芳草(仲淳)同萆黄柏。

    为补心之剂。

    以猪心一蒲八两锉。斑子大。每服三〔论〕菖蒲感百阴之气。冬至后五十七日始生。盘水石间。吮拔水液。不假土力。稍有泥滓菖蒲为君火语以阳既昌乎阴脉络之宗主蒲补心气之虚即随丁。然后阳。其阳气之生阳之气。感至阳气之通天也。

    〔辨治〕生石上者。嫩黄紧硬。节稠一寸九节者。真。中心微赤。辛香少渣。更妙。其有形刮去。晒干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胡荧
  • 作者:
    唐大烈
  • 作者:
    吴普
  • 作者:
    吴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