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民族医药:土家族医药

    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土著先民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治验疾病,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由于外来民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清朝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的反复验证,使土家族医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土家族民间出现了许多医药抄本,如湘西有《老祖传秘方》、《草药十三反》、《七十二方》等。清末恩施州名医汪古珊著有《医学萃精》一书,此书是集传统中医与土家族医药为一体、突出地方特色的医药专著。

    土家族医药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认为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瘟气(指引起疾病之风、寒、湿、火)、生活饮食、劳损外伤、情志、气血失调、冷热失衡等因素。土家族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独特的诊疗方法。主要通过看诊、问诊、听诊、脉诊、摸诊等五个方面来观察和了解疾病的变化,分析判断疾病的症结。土家族医药的临床治疗方法繁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治疗,二是非药物疗法。土家族医药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独特,简便廉易,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

    50年代后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对中草药进行重点调查,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期,各地广泛开展“一根针”、“一把草”防病治病,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医药的发展。1978年,湘西州成立了医药科学研究所(后更名为湘西州民族医药研究所)。70年代末,恩施地区成立中草药研究所。1988年湖南省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会,召开了首届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专题研讨土家族医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州县医院内,还开设了具有土家族医药特色的痔科、骨科、骨伤科、民族医专科等诊疗科室。在土家族医药学术继承方面,各地也做了许多整理和继承工作。在民族医药保健产品的研制上,各地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大胆尝试。土家族医药研究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从80年代中期也开始活跃起来。

更多中药材
  • 那么这个上火其实在医学上,它确实有着它自己的定义,什么定义?就是上火是指一类各种因素导致的头面五官出现的这种红、肿、热、痛,这一类病症的一类总称。那么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例上火的案例,就是一个青少年患者,他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位患者,他来诊......
  • 这样一种症状,那么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太多了,我告诉大家,凡是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无一例外全是吃出来的,要么你吃的少得病,要么你吃的多还得病,再者你不按时吃也得病,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胃强脾弱,临床表现就这两大症状。胃强,这种强,其实是......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左乳的恶性肿瘤,这次来诊,她告诉我现在左乳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之后,已经是一年十个月了。这次来主要目的胸胁部还是有一些胀痛的感觉,而且就是感觉这种刀口的一个疼痛部位非常的固定,而且疼痛的非常明显,已经影......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