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陈实功曰∶凡脑疽发背阴证,初起不肿高,不 热,灸不疼,其病将来难治,必致坏人。十日以前,用披针当顶插入,知痛处方止,随用蟾酥条插至孔底,每日二条,膏盖三日后,加添插药。其根高肿作疼,外用神灯照法,助阴为阳,插照七日,其疮裂缝流脓,至十三日其根自脱。如日多,根深蒂固,不能脱者,披针取之,内用玉红膏,不脱者自脱,不敛者自敛,此法百人百活,再无不愈者哉。《(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