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野丁香根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根拼音注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出处

    《红河中草药》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桂丁香。全年可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野丁香"条。

    性味

    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消炎止痛。

    复方

    ①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偏头痛:野丁香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野丁香根一两,葛根五钱,水煎服。

    ③治病后头昏,心慌:野丁香根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野丁香根拼音注音Yě Dīnɡ Xiā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Intermediate Luculia出处

    出自《红河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桂丁香的根或带根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cuia intermedia Hutch.

    采收和储藏:秋后来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春、夏季采挖带根全株,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小灌木,高1-2m。枝细弱,开展,直立或稍弓曲,灰棕色无毛,具皮孔,小枝无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1.3cm,无毛;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0.8-2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稀具1-2小裂片,无毛。花两性;花序由侧芽抽生,长3-10cm,通常多对排列在枝条上部呈顶生圆锥花序状;花梗长约1.5-3mm;花芳香;花萼无毛,长约2mm,具浅而锐尖的齿,或萼齿呈三角形;花冠淡紫,花冠管细长,近圆柱形,长0.6-1cm,花冠裂片呈直角开展,宽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7mm,兜状,先端尖或钝;花药小,不孕,淡黄绿色,着生于花冠管喉部之下。花期5月。

    化学成分

    根含牡丹(皮)酚(paceonol)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偏头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偏头痛:野丁香根三至五钱,水煎服。②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野丁香根一两,葛根五钱,水煎服。③治病后头昏,心慌:野丁香根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llania tamarisci(L.)Dum.subsp.moniliata(Reinw......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小羊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茎节的膨大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生......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 Cǎo别名毛尖茶、野洋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秋后花萎谢后挖根,洗净,切片......
  • 《中药大辞典》:侧子拼音注音Cè Zǐ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神农、岐伯:有大毒。“②《别录》:“味辛,大热,有大毒。......
  • 《中国药典》:侧柏叶拼音注音Cè Bǎi Yè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 的干燥枝梢及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