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种痘发热以前,小儿面部上忽出颗粒似痘,名曰信苖,此痘之将发,毒气之标也,色红而暖,听之自消,若红紫坚硬,有如鱼目者,急以银针挑破,上以二圣散则无虞。
(二圣散)明雄黄紫草共碾为细末,用油臙脂调上。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种痘发热以前,小儿面部上忽出颗粒似痘,名曰信苖,此痘之将发,毒气之标也,色红而暖,听之自消,若红紫坚硬,有如鱼目者,急以银针挑破,上以二圣散则无虞。
(二圣散)明雄黄紫草共碾为细末,用油臙脂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