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银耳(《本草再新》)

    【基原】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

    【异名】白木耳、雪耳。

    【性味归经】甘、淡,平。入肺、胃、肾经。

    【功效】滋阴润肺。

    【应用】

    1. 肺阴虚,咳嗽:银耳6g,竹笋6g,淫羊藿3g。先将银耳及竹笋用冷水发胀,取出,加水一小碗及冰糖、猪油适量调和,最后取淫羊藿稍加碎截,置碗中共蒸,服时去淫羊藿、竹笋,银耳连汤内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2.虚劳咳嗽,痰中带血,阴虚口渴:干银耳6g,糯米100g,冰糖10g,加水煮粥食用。(《食疗粥谱》)

    【使用注意】

    风寒咳嗽,湿热生痰和外感口干者忌用。

    【现代研究】

    银耳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动淋巴细胞,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兴奋骨髓造血机能,多糖A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按语】

    银耳是一种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冠,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一味扶正强壮的良药。本品以黄白色、朵大、光泽肉厚者为佳。对于高血压、血管硬化、便秘、月经过多者经常食用。

    【参考文献】

    1.《本草问答》:“治口干肺萎,痰郁咳逆。”

    2.《增订伪药条辨》:“治肺热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带血。”

    3.《饮片新参》:“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杨时泰
  • 作者:
    唐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