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紫外线可致“春癣”防病

    现代医学认为,“春癣”是日光中紫外线所致的光感性皮炎。人体皮肤的表皮能够产生叫黑色素的物质,它因紫外线的强弱而有量的变化,可防止紫外线的透入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冬季,日光辐射较弱,黑色素也逐渐减少。春季,尤其三四月份,日光辐射突然增强,对有些黑色素还没有充分产生或是白细皮肤的人,不能立即适应日光照射,时紫外线可透过表皮到真皮,引起面颊部小血管的扩张,这一疾病的发生和人对紫外线的过敏也有关。

    医学上称春癣为面部单纯性糠疹,中医称为虫斑。患上此病后会感到灼热及瘙痒。卵巢功能障碍、习惯性便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及疲劳、肠胃消化功能障碍和贫血等,也可能成为本病发病的因素。

    “桃花癣”多患在面部,少数人可见于颈、肩或躯体、四肢,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厘米至数厘米,起初略带红色,边缘清楚,斑上附有细小糠状癣屑,久之癣屑则不甚明显。除局部偶感微痒外,无其他不适。

    防治并不难。在发病季节要坚持每天洗脸后涂护肤油脂,不用化妆品及碱性强的肥皂;少食刺激性食物。

    医疗专家还提醒,春季皮肤病如自作主张用一些消炎膏等药物,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后果。另外,皮肤病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风吹日晒,停用劣质润肤品,生活要有规律,忌饮酒类,多吃新鲜蔬菜。

更多中药材
  •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
  •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