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菜及其变种山东大白菜、浙江黄芽菜的叶球。
【异名】菘菜。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肠、肝、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利尿。
【应用】
1.发热口渴,大小便不利:白菜用开水煮汤食。(《食物与治病》)
2.发背:菘菜汁1000ml,每日服之。(《伤寒类要》)
【使用注意】
气虚胃寒者不宜多食。
【按语】
白菜古称为菘,以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有松之操故名。其性甘淡平和,作菜肴与肉同煮则味美,养胃益人,治疗作用较弱,久食也无明显副反应。
【参考文献】
1.《食疗本草》:“白菜,发诸风冷,有热食之,亦不发病。”
2.《滇南本草》:“主消痰,止咳嗽,利小便,清肺热。”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菜及其变种山东大白菜、浙江黄芽菜的叶球。
【异名】菘菜。
【性味归经】甘,平。入胃、肠、肝、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利尿。
【应用】
1.发热口渴,大小便不利:白菜用开水煮汤食。(《食物与治病》)
2.发背:菘菜汁1000ml,每日服之。(《伤寒类要》)
【使用注意】
气虚胃寒者不宜多食。
【按语】
白菜古称为菘,以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有松之操故名。其性甘淡平和,作菜肴与肉同煮则味美,养胃益人,治疗作用较弱,久食也无明显副反应。
【参考文献】
1.《食疗本草》:“白菜,发诸风冷,有热食之,亦不发病。”
2.《滇南本草》:“主消痰,止咳嗽,利小便,清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