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咳逆上气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小儿咳逆者。由乳哺无度。因挟风冷。伤于肺故也。肺主于气。为五脏上盖。在于胸间。

    伤气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壅闷。不欲乳食。紫苏子散方。

    紫苏子(微炒)木香诃黎勒皮萝卜子(微炒)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睡卧不安。五味子散方。

    五味子(半两)紫菀(半两洗去苗土)黄芩(一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锉)麻黄(一分去根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喘促。萝卜子散方。

    萝卜子(一分)皂荚子(十枚煨熟去皮)麻黄(一分去根节)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灯芯二十茎。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分为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喘促。不得安卧。麻黄散方。

    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桂心(三分)半夏(一分汤洗七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分为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痰壅。不欲乳食。紫菀散方。

    紫菀(半两去苗土)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五味子黄芩麻黄(去根节)桂心半夏(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三分。去滓。不计时候。分为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大小便滞涩。射干散方。

    射干(一分)木通(三分锉)麻黄(一分去根节)桂心(半分)川大黄(一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分为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壅闷。细辛散方。

    细辛(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三分去根节)杏仁(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心胸痰壅。不欲乳食。半夏散方。

    半夏(一分汤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分)紫菀(半两洗去苗土)细辛(一两)五味子(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咳逆上气。乳食即吐。人参散方。

    人参(去芦头)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紫苏子(以上各半两)桂心紫菀(洗去苗土)甘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寒热。咳逆上气。逆满。膈中有痰。食乳即吐。生干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麦门冬(去心焙)五味子川大黄(锉微炒以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中盏。入蜜半匙。头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

    治小儿咳逆上气喘息。定命一字散方。

    干虾蟆(一枚炙令焦黄)葶苈子(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治小儿咳逆上气。昼夜不得睡卧。款冬花丸方。

    款冬花(一分)紫菀(一分洗去苗土)伏龙肝(一分)桂心(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水化破三丸服之。量儿大小。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