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小儿咳嗽咽喉作呀呷声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小儿嗽而呀呷作声者。由胸膈痰多。嗽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与气相击。随嗽动息

    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声。射干散方。

    射干麻黄(去根节)紫菀(洗去苗土)桂心(以上各半两)半夏(半分汤洗七遍去滑)甘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

    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搅令匀。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治小儿咳嗽。咽中作呀呷声。陈橘皮散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桑根白皮(锉)甜葶苈(隔纸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加减服

    治小儿咳嗽。喘急作呀呷声。萝卜子散方。

    萝卜子(一分微炒)皂荚子(十枚煨去皮)灯芯(一束)麻黄(一分去根节)甘草(半分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温服。

    治小儿咳嗽。喘急烦热。喉中作呀呷声。牛黄散方。

    牛黄(一分细研)蝉壳(半两微炒)柴胡(一分去苗)栝蒌子(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一字。日三服。二岁以上加之半钱。

    治小儿心胸痰壅。咳嗽。咽喉不利。乘作呀呷声。蝉壳散方。

    蝉壳(一分微炒)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皮汤浸去白瓤焙)半夏(一分汤洗七遍去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生姜粥饮调下一字。一岁以上。加之半钱。

    又方。

    半夏(一分汤洗七遍去滑)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甜葶苈(一分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煎麻黄汤下三丸。

    日三

    又方。

    甜葶苈(一分隔纸炒令紫色)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半两去根节)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

    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频服。

    治小儿肺脏热多。咳嗽喘急。喉中作呀呷声。宜服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三分汤浸去皮微炒研如膏)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烂研如膏)川大黄上以大黄一味。捣细罗为散。同研令匀。入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研破

    治小儿多咳嗽。咽中如呀呷声。桃仁丸方。

    桃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琥珀末(一分)甜葶苈(二分隔纸炒令紫色)上件药。先捣葶苈桃仁如泥。次下琥珀末。更捣令匀。同丸如绿豆大。每服。煎桑根白皮汤

    又方。

    上用大栝蒌一枚。和面溲瓤作饼子。烧熟却。杵为末。每服。以清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李东垣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