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下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果藤拼音注音Xià Guǒ Ténɡ别名

    亚泵礴

    来源

    为鼠李科嘴签属植物大苞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 var. tonkinensis Pitard.,以茎、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林缘及空旷处或疏林中。分布于我国广西和云南等省区。

    原形态

    无刺藤状灌木,高达10米。茎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顶端常卷曲。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微心形,边缘波状或有疏浅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较淡,沿脉有疏毛,侧脉5~6对,期间细脉平行;托叶大,2枚,叶状,具齿,抱茎,边缘有尖锯齿。春季开花,苞片较大,花萼5裂,花瓣5;花盘5裂超出子房之上,使萼筒与子房上部全部愈合。朔果圆形,径约1厘米,顶冠以宿存的花萼,有3翅。

    性味

    酸、涩,凉。

    功能主治

    凉血解毒,舒筋活络。用于肢体麻木;外用治烧烫伤,疮疡。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以冷开水浸泡,取液外搽患处。

    备注

    大苞嘴签与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 的主要区别为前者具有大型托叶和苞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下果藤拼音注音Xià Guǒ Ténɡ别名

    嘴签(《云南中草药选》),亚奔波(傣名)。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鼠李种植物下果藤茎叶。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林缘空旷地。分布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原形态

    攀援状灌木,高达10米。茎圆柱形,有纵条纹,枝端常卷曲。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长5~7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汶,侧脉5~6对,其间细脉平行;叶柄长1~1.5厘米;托叶2,半圆形,边缘有锯齿,抱茎。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杂性;花萼5裂;花瓣5;子房3室。蒴果圆形,径约1厘米,有3翅。

    性味

    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消炎。

    复方

    治烧伤烫伤:下果藤鲜茎叶,捣烂,加适量冷开水浸泡,取浸出液涂搽创面。(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下果藤拼音注音Xià Guǒ Ténɡ别名

    吹风藤。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Slender-spike Gouani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咀签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leptostachya DC.

    采收和储藏:夏末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中海拔疏林缘,常攀援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原形态

    咀签 攀援灌木,高达10m。茎圆柱形,有纵条纹,枝端常卷曲。叶互生;叶柄长1-2.5cm,被疏或密柔毛;托叶披针形,脱落;叶片革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7cm,宽3-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淡,侧脉5-6对,细脉平行,光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达30cm,花小,杂性同株;花萼5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爪;子房藏于花盘内,3室,花柱较短,3浅裂。蒴果圆形,径约1cm,有3翅,先端冠以宿存花萼。种子倒卵形,淡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10-12月。

    归经

    脾经

    性味

    涩;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痛;止血。主发热;烧烫伤;疮疡;胃痛;风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粉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扁豆叶拼音注音Biǎn Dòu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叶。化学成分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在10毫克%以上。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辛甜,性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治吐泻转筋,疮毒,跌打创伤。......
  • 《中药大辞典》:扁豆根拼音注音Biǎn Dòu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浊。①《滇南本草》:“治大肠下血,痔漏,冷淋。“②《生草药性备要》:......
  •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豆花拼音注音Biǎn Dòu Huā来源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7~8月间采摘未完全开发的花,迅速晒干或烘干,晒时要经常翻动,至干足为止。鲜用时随用随采。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暑化......
  • 《中药大辞典》:扁豆藤拼音注音Biǎn Dòu Ténɡ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②《纲目》:“治霍乱,同芦萚、人参、仓米等分煎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
  • 《中药大辞典》:扁豆衣拼音注音Biǎn Dòu Yī别名扁豆皮(《本草便读》)出处《安徽药材》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性状干燥种皮呈不规则卷缩片状,大小不一,厚不到1毫米,光滑,乳白色或淡黄白色,种阜半月形,类白色。质坚,易碎。气味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