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灩
烟
焉
焔
焰
煙
熖
燄
燕
牪
狿
珚
琂
琰
甗
盐
砚
硏
硯
硽
碞
礹
筵
篶
簷
綖
縯
罨
胭
臙
艳
艶
艷
莚
菸
萒
蔅
虤
蝘
衍
裺
褗
覎
觃
觾
言
訁
詽
諺
讌
讞
讠
谚
谳
豓
豔
贋
贗
赝
躽
軅
遃
郔
郾
鄢
酀
酓
酽
醃
醼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雊
鞲
韝
㜌
㝅
㝤
㗕
㨌
㳶
㺃
䃓
䝭
䞀
杚
扢
àn
屵
拼音:
an
注音:
ㄢˋ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5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山
造字法:
五笔86:
MDR
五笔98:
MDR
五行:
Unicode:
U+5C75
四角号码:
22201
仓颉输入法:
XUM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屵字拼音(带声调)
àn
屵字笔顺
竖折竖横撇
屵字的组词
与屵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屵
àn ㄢˋ
◎ 古同“岸”。
汉语字典
[①][è][《廣韻》五割切,入曷,疑。](1)山高貌。(2)指山。
音韵参考
[广 韵]:語偃切,上20阮,yǎn,山開三上元疑[国 语]:xuē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屵; 康熙笔画:5; 页码:页307第11
【廣韻】五割切【集韻】牙割切,𠀤音嶭。【說文】岸高也。 又【集韻】魚列切,音孼。義同。 【說文】屵獨爲部,與厂部𠨲音義別。 【總要】屵,同岸。轉入聲,與𡾦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