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人冬令进补法

    立冬就是冬季的开始,而冬天是一年中最宜进补和最需要进补的季节。因为冬令进补可使营养物质所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滋补五脏,营养机体。

    老人冬令进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身体虚弱、有病者的进补,另一种是无病养生保健的进补。以下就是具体的进补要点:

    (一)体虚及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补法

    一般而言,人体之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冬令进补安然应该因人而异。气虚是指人体活动机能不足,包括脏腑功能的降低。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喘息,食欲不振,有时腹胀。此类体质的老人宜进食补气养血的食物。诸如瘦肉、火腿、牛肉、鸽肉、鲫鱼、黄鳝、红枣、鸡蛋、莲子、木耳、海参、花生等。

    血虚是指人体血液总量及其中的营养物质的亏损,主要表现是面色无华,心悸怔忡,形体瘦肉。此类体质的老人宜进食补血、养血的食物,如猪肉、羊肉、牛肉、猪血、海参、龙眼肉、胡萝卜、菠菜、葡萄干、豆制品等。

    阳虚与肾阳不足密切相关,表现为生理功能衰退。常见的症状是:贯寒肢冷,腰膝酸痛、夜尿增多等。此类体质的老人宜进食温补壮阳的食物,如狗肉、鸡肉、羊肉、牛肉、泥鳅、虾、鳗鱼、核桃、红枣等。

    阴虚是指人体精血津液不足导致的症候,这种虚症老年人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干咳无痰,盗汗,大便干结。此类体质的老人宜进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甲鱼、龟、鸭、银耳、梨、百合、兔肉、蜂蜜、芝麻、鸡蛋、海带等。

    而祖国医学认为冬天常用的补益类中药有:补气类,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补血类,宜选当归、白芍、阿胶、熟地、枸杞子、桑椹子等;补阳类,以选鹿茸、海狗肾、核桃、冬虫夏草、附子、肉桂为佳;补阴类,则可选用龟板、沙参、天冬、麦冬、山萸肉、何首乌等。

    (二)身体无病老人的冬令进补法

    首先,因老人脾胃功能偏弱故冬令进补,最好先作“底补”。可在立冬伊时先选用芡实炖牛肉;或取芡实、红枣、花生加红糖饨食,用以调整脾胃功能。亦可取羊肉加生姜、大枣炖食。在此基础上,若胃肠未发生任何不适,即可进一步安排其他补品来增强滋补效力。其次,宜适当选食有御寒效用的食品。例如肉类中的羊肉、牛肉、火腿、狗肉;蔬菜中的胡椒、辣椒、大蒜、生姜、香葱;果品中的核桃、龙眼、栗子、大枣、荔枝、松子等。再者,多吃滋润食品。冬天气候干燥,容易引起咳嗽,老年人的这类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故调治方法以选滋润食品为主。如吃一些煲老糖水(陈皮加冰糖入水煲2小时即成)、红萝卜马蹄水、川贝炖苹果等。

    此外,不宜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如红烧肉等。老年人过食肥腻之品可导致体内热能过剩,除引起肥胖外,亦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往往是最易被人们忽视的。

更多中药材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
  •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