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同病异治愈咳嗽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

    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诊。外感月余,表证渐罢而咳嗽加剧,咯痰黄稠,咳剧胸痛,呼吸气促,胸闷口苦,发热微汗,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表邪入里,痰热壅肺。治宜清热宣肺,化痰止咳。药用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6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炒前胡12克,淡黄芩10克,浙贝母12克,瓜蒌皮12克,桑白皮20克,地骨皮10克,鱼腥草30克。上方服6剂后,咳嗽减轻,胸较宽舒,痰色转白仍稠,舌红渐淡,苔转薄稍黄,遵前法加橘红10克,再进3剂,咳止而愈。

    案2杨某,女,65岁。1987年4月13日初诊。咳嗽3周,咯痰清稀,胸背有汗,气短发憋,曾服用通宣理肺丸、橘红丸、止咳枇杷露等,疗效不佳。咳嗽胸闷加重,舌苔白滑,脉浮滑而数。证属风寒外束,内有痰饮。治宜温肺化饮,降逆止咳。药用小青龙汤加味:净麻黄6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白芍药20克,姜半夏12克,细辛3克,生甘草6克,全瓜蒌20克。上方服3剂后,咳嗽胸闷,咯清稀痰等症状基本消失,大便稍秘,方中麻黄改为5克,细辛改为2克,全瓜蒌改为30克,又进3剂,病告痊愈。

    按:本组病例,虽同为咳嗽,但其病机有别,前者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痰热壅肺,肺气闭塞。所见症状多热证,如咯痰黄稠,发热微汗,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后者为外感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内有痰饮。所见症状多具寒饮之症,如咯痰清稀,舌苔白滑,脉浮滑而数。因此前者主方选用了清热宣肺的麻杏甘石汤;后者主方选用了治疗风寒外束,内有痰饮的小青龙汤。以上两证在辨证中采用了“同病异治”的方法,紧紧抓住其各自主证的特点,前者以“热者寒之”之法,后者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而皆取效。

更多中药材
  • 红花油应该说是老百家姓中最常见的一种保健品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个蚊子叮咬的都喜欢用红花油来保健,再者当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红花油来让自己的更舒服一点,由其是对于一些有皮肤瘫痪,或者跌打扭伤的患者来说红花油更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优点......
  •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痣的,痣通常都是黑色的,正常情况下痣如果不是特别明显的话,那么对人的健康生活其实是不会有任何的影响的,甚至有时候还是一个人的标志之一,因此生活中很多人对黑色的“痣”并不会太在意,其实黑痣有时候是要区分黑色素肿瘤的,如果是黑色......
  • 冠心病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得了冠心病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日常没有注意保健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冠心病对人的危害降到最......
  • 新生儿的身体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感冒发烧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如果平时不能够及时的给宝宝添衣,减衣就会容易引起感冒的现象,感冒了宝宝就会出现鼻塞的现象,宝宝是很难受的,面对宝宝出现鼻塞的情况要及时的去治疗,也可以了解一......
  • 说到菌类的话,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蘑菇,但是实际上除了蘑菇是菌类以外,还有很多的食材也属于菌类,比如木耳就是菌类的一种,木耳的味道也非常的不错,一般黑木耳就是黑色的,而白木耳则是银耳是白色的,那么大家听说过金耳吗,这也是一种菌类,那么金耳孕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