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应用苯妥英钠要防范小脑损害

    苯妥英钠是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其有效药物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最近,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的杨印东医生,通过对一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了苯妥英钠的代谢特点及其中毒对小脑造成的损害。该研究表明,在应用苯妥英钠的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小脑症状时,要及时考虑到本药中毒的可能性。

    苯妥英钠的化学成分为二苯乙内酰脲类钠盐,它能有效抑制突触点的强直后期强化,并阻止皮质细胞异常放电的扩散,该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被用于人类的抗癫痫治疗。但此药易引起中毒,特别是其所致小脑损害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近3年,杨印东等观察了8例癫痫患者应用此药的情况: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癫痫病史,并经脑电图证实;都伴有高血压病史;CT、磁共振检查均有小的腔隙性脑梗死灶,脑干和小脑未发现病灶。

    8例患者均于服用苯妥英钠5~24个月后出现小脑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首发症状多表现为眩晕、恶心、步态不稳、视物成双。患者入院后的初次检测结果显示,其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在15~40微克/毫升之间。患者住院期间,在逐渐减少此药的剂量或改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同时加大补液量,并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后,其苯妥英钠血药浓度逐渐减至10微克/毫升以下。此时,所有患者的小脑受损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6例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接受头部磁共振复查,结果显示,有3例患者发生了小脑萎缩。

    杨印东医生指出,采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一般为10微克/毫升,当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大于20微克/毫升时,患者可发生眼球振颤;大于30微克/毫升时,患者可出现共济失调;大于40微克/毫升时可致患者神经错乱;大于50微克/毫升时,患者则出现严重的昏睡甚至昏迷症状。发生急性、严重的苯妥英钠中毒后,小脑共济失调的消退常需数月时间,而弥漫性小脑萎缩可在患者共济失调的症状改善之后经磁共振检查发现,表现为小脑延髓池、桥脑小脑角及小脑上池的扩大。

    杨印东指出,因为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症状与小脑梗死引发的症状基本相同,如果中毒的是老年患者,其又有高血压病史,往往易被误诊为小脑梗死。对被误诊的患者如按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治疗,很容易延误其病情。对此杨印东强调,临床上应慎用苯妥英钠,并应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随时进行剂量调节。一旦用药患者出现小脑症状,需考虑是否为苯妥英钠中毒所致。

更多中药材
  •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