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上海龙华医院研究确定支气管扩张症辨证模式

    据中国医药报上海讯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科研究人员,通过对56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研究支气管扩张症辨证分型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通过主症判别分析法建立了证候识别模式,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

    支气管扩张症是发展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中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虽然中医中药在缓解支气管扩张症发作、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但临床上尚无规范的辨证分型。因此,利用科学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建立支气管扩张症辨证分型的标准、规范和指导临床行为,对构筑中医药防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理论体系,推动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研人员以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理化检查等基本信息为变量,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以聚类及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支气管扩张症辨证分型及证候特点作了初步研究。

    研究证实,聚类后各证候在调查群体的分布为痰热壅肺证257例(45.65%)、肝火犯肺证138例(24.51%)、肺脾气虚证126例(22.38%)、气阴两虚证42例(7.46%)。其判别模式为第一组:肺脾气虚证。主症:咳嗽,咯黄白黏痰;兼症:乏力,自汗,头晕,纳呆,怕冷,耳鸣;舌脉:舌红,苔薄白,脉滑。第二组:肝火犯肺证。主症:咳嗽,少量白黏痰,咯吐鲜血;兼症:口干,情绪诱发;舌脉: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第三组:气阴两虚证。主症:咳嗽,咯少量黄黏痰或脓痰,痰中带血;兼症:气急,自汗,盗汗,乏力懒言,口干苦,怕冷,怕热,午后潮热,面部潮红,纳呆,烦躁,容易感冒,气短;舌脉:舌红,苔薄白,脉细数。第四组:痰热壅肺证(含痰热类轻证)。主症:咳嗽,咯黄白黏痰或脓性痰,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兼症:胸闷,气急,乏力,失眠,纳呆,头晕;舌脉:舌红,苔黄腻或薄白,脉数。

    研究人员指出,痰热类证候为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的常见证候,说明痰热是支气管扩张症辨证治疗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调查中有175例(31.08%)患者除了咳嗽、咯吐黄痰等痰热轻证外,痰热壅肺的典型症状不明显,应该与调查中部分病例已经在该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有一定的关系。肝火犯肺证则主要出现在咯血病例中,与传统认识相符。虚证在本次调查中占168例(29.8%),说明“正虚邪犯”是支气管扩张的发病基础,提示中医治疗本病重视扶正祛邪的重要性。此次调查中气阴两虚证在全部病例中最少,仅占42例(7.46%),与传统认识支气管扩张以阴虚为本不符,研究者认为可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不同,证候的构成有所区别以及和此次调查中患者已经服用中药治疗相关。

    研究人员指出,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是提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结论具有实际临床意义的关键。此项研究对促进证候标准的规范化、客观化,为微观辨证和证的本质的研究建立在更为严谨的科学基础上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更多中药材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
  • 说到肾虚,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肾虚吗?肾虚是肾脏问题吗?肾虚会导致透析吗?什么是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虚。肾脏是人体的先天性基础,任何疾病在特异性表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肾脏缺乏的表现。肾脏精气的强度是影响人类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长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