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医药膳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食物的味道,用药力,用药助食,相辅相成。

    药膳穿越千年话。

    中医非常重视饮食调理与健康长寿的密切关系。《黄帝内经》倡导谷肉果果蔬、食用、无用、伤害的病后康复原则。孙思邈警告世界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用食物治疗;食疗不愈合,然后命药的养生和治疗原则。药物饮食疗法可以在健康和疾病康复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膳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脉络,几乎伴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药膳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成为明清。在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十三方中,建立了乌药丸、兰草汤、生铁洛饮、左角酒、鸡矢李等治疗疾病的药膳处方。东汉时期,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记载了甘麦枣汤治疗脏、当归姜羊肉汤治疗产后腹痛的记载。晋唐时期,药膳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东晋葛洪的《肘后应急处方》记载,用海藻酒治疗胆囊病(甲状腺肿)。唐代孙思邈的《应急处方》首张食疗卷,提出了丈夫是医生,首先要了解源头,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然后用食物治疗,然后命药的重要理念。唐代孟沈的《食疗草》既有食性和食性的描述,又有食禁忌和食方的记载。宋、金、金是我国的重要阶段。宋代《太平圣惠方》中专设立了食疗门,列出了杏仁粥、天门冬饼等多种食疗方法。元代忽思慧的《饮食正要》介绍了100多种药膳方法,首次从营养的角度分析了饮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成为中国第一个专注于营养的方法。明清时期,药膳学逐渐成熟,出现了大量的工作。明代《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了药粥,并根据其功效分为无聊、解渴、止泻、止呕、消利水肿、补肝肾、调理脾胃等类别。明代《救荒本草》将可食用野菜纳入药膳范畴,使其应用更受欢迎、更广泛。清代王梦英的《随息饮食谱》倡导节食,注重体质辨别,注重食物忌讳。这说明辨证论治已应用于食疗药膳,中医药膳学逐渐成熟。

    四气五味养身心。

    药膳和中医一样,以阴阳理论为基础,以五脏为中心,以四气五味为基础,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健康无病的目的。

    药膳由药物和食物制成,因此也有四气五味。

    四种气体是指冷、冷、温、热四种不同的性质。如冬瓜、苦瓜、丝瓜、海带、豆腐、鸭等属于冷,配以鱼腥草、菊花、薄荷、夏枯草、百合、金银花、药膳具有清热、火、冷血等作用。糯米、栗子、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鸽子、荔枝、红糖等温热食物,配以肉桂、益智仁、高良姜、当归、人参、葱、陈皮、黑胡椒、龙眼肉、佛手等,药膳具有温、冷、阳的作用。

    五味是指辛、甜、酸、苦、咸。辛味具有行气、行血、发散的作用。如果气滞血瘀,可以选择玫瑰茶,感冒的可以选择葱粥和姜糖饮用。有补益、中、急的作用。比如脾胃气虚的可以选择红枣粥,胃阴不足的可以选择冰糖炖银耳。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果气虚出汗,可以吃五味子、黑梅等。苦味有散热、燥湿的作用。热证和湿证可以吃凉苦瓜、炒慈菇、炒刺儿菜等。咸味有软腹泻的作用。热结便秘时,可选择海带排骨汤、龙马童子鸡等。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在选择药膳时,可以将自己的体质与药膳的四气五味相结合,综合考虑。

    阳虚可多吃性热姜、牛羊肉、胡椒粉、狗肉、鸡肉、韭菜、葱白、龙眼等。阴虚应多吃冬瓜、百合、梨、鸭蛋、牛奶、银耳、鸭肉、海参、燕窝等。气虚可多吃黄芪、枣、蘑菇、白扁豆、蘑菇等。痰湿可多吃陈皮、白萝卜等,行气化痰。湿热可多吃利湿清热的冬瓜、薏苡仁、马齿苋、红豆等。血瘀应多吃山楂、金桔、芥末等,以调节气血。气郁可多吃黑豆、海带、紫菜、胡萝卜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特殊饮食应清淡均衡,不宜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应避免注意食物。

    灵枢五味指出,脾病患者应食用大米、牛肉、枣、葵;心脏病患者应食用小麦、羊肉、杏、葱;肾病患者应食用大豆黄卷、猪肉、栗子和藿;肝病患者应食用大麻、犬肉、李子和韭菜;肺病患者应食用小米、鸡肉、桃子和葱。然而,吃药膳有一些禁忌,主要是禁忌和禁忌。

    食物禁忌有两种,一种是药物和食物禁忌,古代文献有白术禁忌桃、李、蒜、人参禁忌茶、萝卜;另一种是食物和食物之间的禁忌,常见的柿子、梨蟹、龟鱼、苋菜、蜂蜜、鸡肉和鳗鱼。

    禁忌主要是指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不应该再吃某种食物了。如血病避免更多的盐,骨病避免更多的痛苦,肌肉疾病避免更多的甜食,肌腱疾病避免更多的酸。外部溃疡避免吃鱼、海鲜、蘑菇等。热疾病不应吃温热的食物,阳缺乏和寒冷的疾病应避免冷食物。此外,食物中有许多头发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疾病,应注意。海鲜如带鱼、黄鱼、虾、螃蟹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牲畜公鸡、鸡头、猪头、鹅、鸡翅、食用菌可诱发阳性头痛、肝风眩晕、皮肤病;蔬菜竹笋、芥末等可诱发皮肤溃疡。

    药膳各方面都很好,要么是茶,要么是菜,要么是粥汤。根据个人体质,季节性合理,即使是家常做法,经常食用也有效。药物是食用的,食物和药物是互补的。你不妨把药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提倡每个人从药房到厨房,健康从吃开始。

更多中药材
  • 一:脾胃虚寒的人,用红糖生姜大枣茶二:女性肝郁脾虚,乳房胀痛,可以选择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可以选择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烦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饭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积,可以选择山楂陈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选择陈皮罗......
  • (四宝粥)它的成分是桂圆,红枣,山药,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温水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调味即可。桂圆和红枣都是补益身体的上好佳品,有补血安神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也容易导致胀气上火这样的症状,薏仁可以健脾利湿,解腻去......
  • 很简答黄芪15克,当归3克,大枣5枚,保温杯加水泡茶饮用,能够帮助人把气血慢慢的补起来,如果还先有体寒,可以再加上三片生姜。如果容易上火的可以加上10克的麦冬来进行调理。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身脾胃不好,湿气重或者有气滞血瘀的朋友,还......
  •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天,如果月经提前了一周以上,这就叫做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呢,一般情况下也也主要由血热或者是血虚造成的。血热,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呢就是湿热,一种是虚热。实热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现,比如说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长疮啊之......
  • 熬夜对血管的损伤是特别大的,一般来说,我们11点到3点应该是在深睡眠的状态,这时候我们的血应该归于肝经了,可是如果你这时候还在熬夜,我们的血是在大脑的工作状态下,肝血相对就少了,这时候其实会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滋养少了,我们要知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