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北京大学揭示二甲双胍作用新机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徐国恒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内分泌科郭晓慧教授近日对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二甲双胍抑制脂肪分解的效应是该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细胞生物学基础,也表明脂肪组织是二甲双胍作用的新靶点,有助于加深对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物药理机制的理解。据悉,研究论文已发表在8月份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分子内分泌学杂志》上。

    徐国恒教授介绍,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是诱导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在非进食状态下,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水解。在生理条件下,儿茶酚胺是体内最强的刺激脂肪分解的激素,能快速上调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正常人特别是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能产生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TNF-a)。TNF-a可缓慢而持久地刺激脂肪分解,使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加,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更严重的是,糖尿病患者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而高浓度的葡萄糖本身既可直接刺激脂肪细胞甘油三酯水解,又可进一步加强儿茶酚胺和TNF-a的甘油三酯水解作用,明显升高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这些多重因素结合在一起,加重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经典而有效的药物,已有近5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研究发现,经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同时伴有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推测二甲双胍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浓度,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并不清楚二甲双胍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徐国恒教授和郭晓慧教授共同完成了这项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探讨了二甲双胍作用的新机制。鉴于脂肪组织是体内释放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他们分离了大鼠原代脂肪细胞,研究了二甲双胍对TNF-a、异丙肾上腺素、高浓度葡萄糖刺激脂肪分解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做了探讨。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不仅抑制TNF-a引起的慢性脂肪分解,而且还减弱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急性脂肪分解。同时,高浓度葡萄糖直接刺激的脂肪分解作用,以及高浓度葡萄糖加重TNF-a和异丙肾上腺素刺激的脂肪分解作用也明显被二甲双胍所抑制。已知TNF-a通过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下调脂周包被蛋白perilipin,削弱了油滴表面的屏障作用,使脂肪酶易于接触甘油三酯,从而引起脂肪分解增加。而二甲双胍能阻断TNF-a引起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活化和perilipin的下调,这可能是二甲双胍抑制TNF-a刺激的脂肪分解的分子机制。

    徐国恒教授的实验室目前正在研究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几种常用药物对脂肪细胞甘油三酯水解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这些经典药物新的作用靶点和药理作用。

更多中药材
  • 在北方很多家庭都喜欢吃饺子,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选择包饺子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饺子的馅儿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馅儿都离不开一种东西,那就是葱,葱能很好的提升馅儿的味道,而且还能够去腥味,那么到底葱白汤的做法及功效是什么......
  •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我们处在什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之下,只要有食物和水我们都是能够顽强生活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所以渐渐的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均衡开始重视了起来,大多数的朋友都喜欢吃蔬菜,比如紫苏,那么到底紫苏怎......
  • 妇科疾病的出现,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非常大的困扰,现在妇科疾病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盆腔炎就是其中一种高发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对于女性的生育造成影响;现在有很多药材有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对于紫苏这种植物,我们应该都见过吧,那......
  • 在怀孕之后,一般孕妇的体质都会改变,而且性格和口味等等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家属就需要多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了,而且还要对孕妇的饮食格外的注意,并不是怀孕之后就需要大补的,如果我们随便给孕妇使用中药材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孕妇肚子里面的胎儿造成伤害......
  •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干燥,切厚片。羌活根茎为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长4至13厘米,直径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了间短缩,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