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燥救肺汤

    《症因脉治》卷二:清燥救肺汤处方

    桑叶 石膏 甘草 人参 桑白皮 阿胶 麦冬 杏仁 枇杷叶 知母 地骨皮

    功能主治

    清燥润肺。治外感燥火伤肺。身发寒热,喘促气逆,咳嗽不止,咳痰带血,甚则引动胃气,呕吐痰涎,脉躁疾。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医门法律》卷四:清燥救肺汤别名

    清燥汤(《伤寒大白》卷四)。

    处方

    桑叶(经霜者,去枝、梗)9克 石膏(煅)7.5克 甘草3克 人参2.1克 胡麻仁(炒,研)3克 真阿胶2.4克 麦门冬(去心)3。6克 杏仁(泡,去皮、尖,炒黄)2.1克 枇杷叶1片(刷去毛,蜜涂炙黄)

    功能主治

    清燥润肺。治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用法用量

    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二至三次热服。

    痰多,加贝母、瓜萎;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备注

    方中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热,共为君药;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同为臣药;人参益气生津,杏仁、枇杷叶泻肺降气,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温燥之气得除,肺金之气阴得复,则诸证自解。

    摘录《医门法律》卷四清·《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组成

    桑叶三钱(9克)、石膏二钱五分(8克)、甘草一钱(3克)、人参七分(2克)、胡麻仁一钱(3克)、阿胶八分(3克)、杏仁七分(2克)、麦门冬一钱(3克)、杏仁七分(2克)、枇杷叶一钱(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燥润肺。

    主治

    主治头痛身热,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放射性肺炎、干燥综合征等病症。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60例,与棕色合剂治疗60例作对照,疗程7日。以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总积分≤1分为临床控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86.7%。(《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1期)

    2.放射性肺炎: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32例,对症口服复方甘草片及咳必清治疗20例作对照。以咳嗽、喘息、胸痛等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示阴影基本消散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5%。(《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11期)

    3.干燥综合征:清燥救肺汤合大黄蜇虫丸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与左旋咪唑治疗12例对照,疗程1个月。以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5%,对照组58.3%。(《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第2期)

    方解

    本方具有清宣燥热,养阴益气之功,主治燥邪伤肺的病证,是治疗秋燥致病的名方。方中重用桑叶轻清亘泄肺中燥热,并可止咳;以石膏、麦冬清肺经之热,调肺经之燥,宣中有清,清中有润,主在清宣燥热,有以宣为清之妙;杏仁、枇杷叶利肺气,使肺气肃降有权;阿胶、胡麻仁润肺养阴;甘草、人参益气和中,培土生金。诸药相合,燥邪得宣,肺热得清,气阴得复,共奏清燥救肺之功。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明原因肺内结节、放射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妊娠恶阻、小儿百日咳、支气管扩张、上感后顽固性咳嗽等症属温燥伤肺的病症。

    方歌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摘录清·《医门法律》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神曲 半夏 猪苓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湿热下注,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正传》卷六......
  • 处方半夏 白茯苓 熟苍术 厚朴 广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湿,化痰消饮。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处方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湿利水。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处方人参2钱,陈皮2钱,黄耆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芷1钱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节。功能主治痈疡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皆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疡科选粹》卷......
  • 处方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6分,芸桔梗6分,知母6分,紫苏6分,猪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苈(炒)6分,鳖甲8分(酥炙),槟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汉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