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父亲的养生之道

    父亲今年88岁,精神矍铄,步履轻盈,退休至今28年了,始终参加生产劳动。从农村老家到北京,40多里地,他骑三轮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家人和邻居没有不佩服的。他的身体为什么这么好呢?

    父亲爱劳动。他总是闲不住,没事自己找活干。父亲原是个瓦工,60岁退休后,又在建筑队干了13年。然后回农村老家,一人办起了家庭养鸡场,日夜操劳。一年后,他在家里开始雕塑砖(即在方砖上用刀雕刻出动物、植物等图形),一干又是六年。80岁这年,他在村边开垦出一个小菜园,从春到秋,忙个不停。翻地、施肥、播种、浇水、锄草……那十多种菜长得好,自家吃不了,常送给邻居。

    父亲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人说他每月七百元的退休金太少了!他却说:“旧社会的苦日子我经历过。如今,吃好穿好,我很知足啊!”

    在家庭生活中,他有时也生气,可他从不生闷气,总把话讲出来。然后,骑着自行车到外面转,见着熟人就聊天,很快就消气了。他说:“这是我对付生气的办法。”母亲去世时,他很悲伤。后来,他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他说:“人死不能复活,悲伤也没用。我一人守着空房,不如回农村老家养鸡去。”于是,他办起一个家庭养鸡场,买饲料、喂食、消毒、打针、搞卫生……终日忙个不停,悲伤渐渐消失了。

    80岁那年,他得膀胱癌。开始医生没告诉他。后来,他找到医生说:“我得了什么病,你告诉我,我能接受,我都80了,不在乎!”医生告诉了他。他平静地说:“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我配合你们。”同房病友都是癌症,有些人悲观失望,吃不下饭。他天天给病友讲故事、说笑话。每顿饭都不少吃。病友说:“你真能吃呀!”他说:“我就是明天进火葬场,今天也得吃饱了,不当饿死鬼。悲观失望、不吃不喝,有什么用?只能使身体更差。”他遇事想得开,心胸开阔,终于战胜了癌症。

    父亲生活规律。他每天早睡早起,天天午休。一日三餐,很有特点。早餐吃得好,吃得足:一大碗豆腐脑,四五个肉包子。晚餐却吃得很少:一碗米粥,或一碗面汤,吃点小菜。午餐吃得饱。平日不挑食,爱吃白薯和炖烂的猪肉,总喝花茶。以前,他吸烟严重,有时长时间玩牌(麻将),后来他感到对身体不利,一狠心,烟、牌全戒了。今年,酒也戒了。每天早晨,骑三轮车要行十多里路,寒冷的冬季,也照样坚持。

    长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想办法保持好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父亲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

更多中药材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