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

    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确定致病邪气的属性,是指导中医治疗原则的根本。手足口病具有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速度快,病情变化凶险等特征,而且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属中医的“温病”和“时疫”范畴。也有医家归之于“湿温”范畴,大概为观疱疹之出现,有液存于其中之故,但笔者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有不同之见。首先湿性重浊黏滞,病势缠绵难愈,与手足口病的传变特点不同,而且在湿邪偏盛的长夏季节,发病人数反而减少,不支持湿邪为患。再者,此病疱疹不痛,不痒,愈后无痕迹,也不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笔者自2011年5月份开始,观察了近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病程从数小时到4天,年龄从9个月到7周岁,体温或高或不高,舌质均为红或淡红,舌苔为薄或薄白苔。其中仅5例患儿出现厚腻苔,据此也不支持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仅有可能为兼夹邪气。所以笔者认为,致病邪气应具备风热之性。

    中医古籍中,虽未针对手足口病作针对性论述,但对疱疹之成因却有较详细的解释。赵佶《圣济总录》:“小儿禀受纯阳,脏腑蕴热,自内出外,随气薰蒸,散于荣卫肌肉之间,留连肉腠,或因饮热乳,或因遇时疫,热气乘其肌肉嫩弱,逐变疱疹。”风虽为阳邪,袭于肌表,亦可郁闭卫阳,卫阳郁遏,则津液输布不畅,聚积肌腠,而口腔,手、足掌侧、肛周在人体中俱为阴位,乃为津血丰盛之处所。津液更易聚积于此。如因邪气郁闭,卫阳向外发散不畅,津液郁于皮下,则见疱疹(1期)。手足口病传变迅速,易发重症,因小儿脏腑娇嫩,易为外邪所侵,如卫表不固,不能顺利达邪于外,风热邪气可迅速入气分,出现发热,烦躁,易惊,甚至热耗气津,津枯阴伤,而致虚风内动,出现肌肉阵挛,颈项强直等症状(2期),如此时过度发汗,使气随津耗,易致阳气外脱,出现皮肤湿冷,神志不清等危重征象(3、4期)。所以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的治疗关键在于阻止病情向3、4期发展。

    所以笔者认为此病致病邪气应为风热疫气,侵袭卫分、气分,病初应重点针对卫分、气分之风热疫邪治疗,石寿奄《医原》“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阳未充,则肤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故小儿病较大人尤重,尤当以存阴为第一义。”所以1期治疗宜辛凉解表,透疹达邪。2期宜辛寒清气,清热存阴。不宜过用苦寒之品,以防引热入里而生他变。

    虽然先贤有训“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气……”但此病传变实为迅速,往往卫气证同现,或不见卫证而直见气分证,所以可以卫气同治,给予辛凉透邪,清热存阴的方法,方可取得良效。

更多中药材
  • 现在有很多儿童以及青少年朋友出现了长有牙石的现象,这是因为不能按时刷牙、漱口,没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而造成的。出现牙石就要选择治疗的措施,否则牙石继续发展增厚会给牙齿和牙龈带来很大的伤害,现在对于牙石的解决方法就是洗牙,那么洗牙能够彻底去除......
  • 腺增生是很多女性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疾病,乳腺增生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由其是乳房的健康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魅力,乳腺增生对于任何女人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得了乳腺增生的患者来说治疗是减少痛苦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 过敏体质现在的人群是越来越多,跟现在社会环境的污染,一些化学物质的影响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有过敏体质的人也不需要太担心,主要注意一些事项,就会防止过敏的发生,但也要引起重视就是了。我们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湿疹,过敏性哮喘以及皮肤过敏的一些......
  • 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过长的熬夜,所以皮肤变得很糟糕。因为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完成我们的工作,才能保证不落后。可是经常很晚了不睡觉便会错过我们皮肤的最佳修复时间。所以可以看到身体有很多人的皮肤变得越来越差了,最佳总是听说鱼肝油可以......
  •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护肤意识越来越强烈,所以很多朋友不仅会购买化妆品来更好地护理自己的肌肤,同时一些懂得保养自己的朋友们还会使用精油。虽然精油的使用方法不是那么容易,可是对于我们肌肤保养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因此冰百合精油有哪些效果呢?针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