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腹式呼吸与长寿

    “呼吸”是人的生理功能,自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人就离不开呼吸。但你可否知道,科学地运用“呼吸”可有利于长寿。

    医学上将人的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指主要依靠肋间肌的收缩带动胸廓,从而牵拉肺部而进行的呼吸;腹式呼吸指以膈肌(膈肌将胸腔与腹腔分隔开)的上下运动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的呼吸。这两种呼吸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连接、协调工作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以某一方式为主,另一方式为辅。

    胎儿在母体内时,没有呼吸功能,而是依靠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营养。婴儿出生后至能直立行走这段时间,是以腹式呼吸为主。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肋骨斜度小、胸廓发育不全。直立行走后,人就逐步开始以胸式呼吸为主,在正常情况下,胸式呼吸是人一生中的主要呼吸方式。

    有研究认为,胸式呼吸时的肺活量小,肺组织利用率低,即肺的中下部分的肺泡组织活动度小,长期处在停滞状态,这不仅使人的氧气吸入量减少,还使这部分肺组织因长期少用而易退化、纤维化以及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所以,有些老人平时身体尚健,也无呼吸疾病,一旦因不慎受寒而引起肺炎后,往往几天之内就会因呼吸衰竭而逝去。

    腹式呼吸时,膈肌上下活动范围加大,使胸腔容积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和回缩,同时腹腔脏器也得到充分的运动。研究认为,正常情况下胸式呼吸1次约5秒钟,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而平静状态时做腹式呼吸,1次约为10至15秒钟,吸入1000至1500毫升空气。可见,腹式呼吸可最大限度利用肺泡组织,充分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肺组织健康。

    腹式呼吸时胸腔容积扩大,能使心脏得到充分舒张,利于心肌的供血及供养。由于膈肌和腹壁肌肉的运动及腹腔内压力的变化,使腹腔内脏器得到自然按摩,胃肠道蠕动力增加,加速了胃的排空功能和小肠的吸收功能。腹式呼吸还使大肠蠕动功能增加,促进机体废物及肠内毒素的排除。

    按中医理论,下腹部的诸穴位均归属下丹田,是腹内脏器的反应点;丹田是一片,并不是一点,也不是一条线。练气功要求的“意守丹田”与有意识地练习腹式呼吸,在生理上有相似的意义。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