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养生与不养生

    我认识的一位退休职工可称是“养生有道”:电视广告中凡有健心肺、强肝脾、活筋骨、延年寿之类的新药和营养品出现,他都用心记下,然后买来服用。但其健康状况却并没有如广告中所说“去岁花甲,今年五八”。相反,倒还住了一次医院。当然,这一方面与有些药物、营养品的广告和效果不符有关。另一方面,应该说,他的养生之道确有片面之处。

    记得报载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去采访新疆天山地区的一位年高110岁的寿星时,问到了他的养生之道。老人只说了三个字:不养生。记者听后,略为沉吟,然后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我试分析一下,有如下三方面:

    一是有超脱的生命观,明了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永恒,生是自然的,死是必然的,不在生生死死上背什么包袱,有什么负担。

    二是对生活有饱满的憧憬和向往,始终认为生命的主人是自己,因此在自己生命的进程中总是充满信心,充满坚定的信念。

    三是懂得顺应自然,不人为地、机械地用外力手段去追求生命的延续,不去刻意地“养”。

    归纳起来,老人所说的“不养生”,并不是排斥养生之道,而是对养生之道的豁达领悟。有了这个“不养生”,则可以对许多“养生之道”有科学、创造的应用。从起居饮食的调理,到日常情趣的培养,从适时适力的运动,到有害、不良嗜好的戒除,等等,都能实行得恰到好处。

    养生确实有道,愿大家能从老寿星的“不养生”中汲取些营养,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更多中药材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
  •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
  •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是办公室人群的常备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过度的用脑和经常熬夜,很多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懒言啊,甚至于肛门下坠啊这些症状,这是中气耗伤的表现。而补中益气丸当中的白术、柴胡、人参、黄芪等这些药呢,可以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