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有些心脏病晚上“变哮喘”

    邻居赵先生住院了,一天我出门碰到他老伴。她说:“老赵这病很怪,近些时候白天好好的,可到了晚上刚睡着,有时就突发哮喘,常从睡眠中憋醒,喘得捯不过气来,呼噜带喘,吐白沫痰。住院后,医生说他得的是‘心源性哮喘’,是由冠心病引起的。您说,为什么得了冠心病,夜间会哮喘呢?”我说:“不只是冠心病,其他心脏病夜间也可能发生哮喘,并不奇怪。”

    夜间哮喘是心脏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发生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当心功能不好时,心排血量减少可致肺淤血,造成通气作用降低,氧气不足;心排血量减少还可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缺氧;血流缓慢、肺血管压力增高,能反射性地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加速。通常慢性心衰(轻度)时,白天肺功能尚可应付而无异常,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血流更加缓慢更加缺氧,肺不得不通过过度呼吸(哮喘)获得氧气,于是就发生了“心源性哮喘”。

    慢性心源性哮喘的特点是:夜间睡眠(或做噩梦)时发生,一般呈阵发性,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哮喘)、端坐呼吸、发作时四肢末梢和口唇发绀、咳嗽、咯白沫或淡红色血痰、乏力等。

    防治措施主要有:(1)积极治疗原发的心脏病;(2)发作时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3)限制食盐摄入,一日不超过5克;(4)进食宜少食多餐;(5)适当控制饮水量;(6)预防感冒和感染。

更多中药材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