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甘草不苦口的良药

    在人们的印象中,药一般都是苦的,可是有药非但不苦,而且味道还特别甜,就是知名度颇高的中药———甘草。据测定,甘草的甜度高于蔗糖50倍,是名副其实的“蜜草”。

    食用

    甜蜜的童年邂逅———甘草话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甘草,这是一种软软趴趴地潜伏在草丛中的植物,细嚼起来,淡淡的、甜甜的,那种滋味仿佛是收到远方朋友的来信一般,有一丝惊讶,又觉得甜蜜。

    第一次知道甘草这名字,是小时候买了一包甘草话梅。还依稀记得,当时看到那甘草话梅的模样儿,像是在黄绿色的干草丛里打了好几个滚儿,周身沾满了干草的颜色。那时候零食还很少,甘草话梅理所当然就成了我最喜欢吃的零食之一啦。一口含住一个,除了甜津津的味道之外,嘴里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儿,每吃完一个还要舔舔指尖上的话梅汁,然后迫不及待地又抓一个放到嘴里。长大后了解到,实际上甘草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糖果、梅子、陈皮、橄榄等之类的小“零嘴”,几乎都添加了能够带来甜味的甘草。

    甜味的天然成分———甘草甜素

    甘草之所以这么甜,是因为里面含有一种甘草甜素。甘草甜素是甘草甜味的有效成分,甜度大约高于蔗糖50倍。甘草甜素在水中容易溶解,如果把一份甘草甜素加2万份水冲淡,依然能尝出甜味!

    甘草甜素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纯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例如,大生啤酒加入甘草发酵,可使成品泡沫多,芳香持久;在酱油中加入甘草,可以增加酱油的风味;用在腌制品里,能增甜香、抑腥臭,还可在腌制过程中避免因加糖而引起的发酸、变色等;用在糖果、巧克力和口香糖中,具有杀菌消炎、洁齿润喉等保健功效。甘草甜素还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的最理想甜味剂,可以弥补蔗糖精等甜味剂诱发上述疾病的弊端。

    药用

    古代药中的“国老”

    甘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迄今已查明的主要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香豆精类、黄酮类、桂皮酸类等多种物质成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仔细分析一下“国老”之美誉,可知甘草有两个显著特点。

    运用广泛。“十药九甘”,人们这样形容甘草在中药材中的广泛运用,有人统计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256个,含甘草的处方就有154个,使用范围之广令人咋舌。中医认为,甘草不仅有补益强壮、缓和药性的作用,还能缓急止痛,可用于治热毒疮痛、咽喉肿痛、热淋尿痛、咳嗽、心悸气短、胱腹虚痛、痉挛疼痛等症,并对食物和农药中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在现代医学中,人们发现甘草对抑制胃酸分泌、治疗胃溃疡、保护呼吸道、治疗咳嗽以及抗过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专家们还发现它对高血压病等也有治疗作用。

    调和百药。在中医处方中,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因为它具有调和百药的本领。也就是说,甘草既能够缓和药性过于猛烈的药材,使药力温和而持久,又能协调某些药性相反的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并能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如果说中医配方讲究“君臣佐使”,那甘草绝对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臣药”,即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有时候还当上了“君药”,即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甘草酸还有助溶作用,与其他药同煎,可增强其他药在水中的溶解度。甘草本身虽无抗菌作用,但它能增强其他清热解毒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现代的抗病新功效

    防治艾滋。最近在研究中发现,甘草对防治艾滋病有一定疗效,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就是甘草甜素。日本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在1毫升感染艾滋病的细胞中,加入0.25毫克甘草甜素,染病细胞就会全部死亡,而对照组中不加入甘草甜素的受艾滋病感染细胞全部存活。甘草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艾滋病患者服用甘草甜素后,免疫力增强,免疫功能很快恢复,病情明显好转。

    改善记忆。英国医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显示,从甘草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记忆力,这种化合物就是甘草甜素经水解而制得的生胃酮(甘珀酸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记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而大脑中一种名为皮质醇的应激激素被认为是导致记忆力减退的罪魁祸首。大脑中有一种酶能提高皮质醇水平,而从甘草中提取出的这种化合物能抑制这种酶的活动。此前生胃酮一直被用来治疗胃溃疡等疾病。

    常用药膳

    绿豆甘草茶

    配料:绿豆60克,甘草15克。

    制法:将绿豆、生甘草都研成粗末,放入热水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3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能解有机磷农药及毒蕈中毒。

    甘草绿豆炖白鸭

    配料:生甘草20克、绿豆90克、白鸭肉100克、盐5克

    制法:把生甘草润透、洗净、切片,绿豆洗净、去杂质,白鸭肉洗净、切块;把鸭肉、甘草、绿豆放入炖锅内,加入清水500毫升,置于大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加盐搅匀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平肝利尿,适于中毒性肝炎患者食用。

    甘草香菜

    配料:甘草5克、香菜20棵、苹果1个

    制法:将苹果切块,与甘草、香菜一起下入砂锅内,放两碗半水,煎成一碗左右,弃渣取其汁,稍凉后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治口臭。

    甘草三豆饮

    配料: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10克、生甘草3克

    制法: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更多中药材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