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面部保湿的几个方法

    水是生命之源,占人体体重的40%~60%。而皮肤更需要水的滋润才能保证容颜的光润靓丽。冬季,面部的水分极易被寒风吹走,所以更需要做好面部保湿工作。那么,除了去美容院进行面部专业护理外,有没有自我保持面部湿润的方法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戴口罩

    在户外,戴口罩可以最方便、最有效地保持脸部的湿润。这是因为口罩不仅直接挡住了冷空气对面部的“搜刮”,而且由鼻孔呼出的湿气也会保留在口罩内一段时间而不被快速蒸发掉。

    涂抹油性护肤品

    在冬季,中干性皮肤均应涂油性护肤品(除非面部皮肤发炎或患有其他皮肤病,不适应涂油性护肤品)。因为油性护肤品的保湿时间比非油性护肤品长六倍。

    “四花水”熏面

    烧一壶放了菊花、银花、莲花、茉莉花各一匙的“四花水”,烧开后用一块大毛巾将面部与冒着蒸气的水壶一起围住,形成一个筒状(壶盖已拿掉),让蒸气不断熏蒸面部,以不觉得烫为限度。蒸熏5~15分钟后,毛孔就会完全张开,充分吸收水分。

    圈状按摩

    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顺着面部血液循环方向作柔和的圈状按摩,时间为5分钟左右,以皮肤有松弛感为佳。按摩虽然不能直接保湿,但可以增强面部的血液循环。

    毛巾敷面

    用厚毛巾浸入较烫的洗脸水中,拧干后盖在脸上约3分钟。如此反复几次,再搽上适量的营养霜,保湿效果也不错。

更多中药材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