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是药三分毒——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药师赵仲坤教授

    是药三分毒

    ——访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主任药师赵仲坤教授

    2003年11月17日

    目前,临床使用中药和中西药合用已相当普遍。某大医院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的品种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不少患者,甚至少数医生错误地认为中药无任何毒副作用,从而导致中药使用不合理,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中国药学会理事、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药师赵仲坤教授介绍:何首乌、蜈蚣、苍耳子、壮骨关节丸、克银丸、消银丸、消癣宁、天麻丸、消咳喘、大活络丸、华陀再造丸、养阴清肺糖浆等均可引起肝脏损害,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皮肤瘙痒、皮疹、纳差、肝功能异常、黄疸、胆汁瘀积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出血、昏迷乃至死亡。银杏叶的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云南灯盏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针、鱼腥草针、牡蛎、水蛭、桑寄生、酸枣仁、茯苓、丹参、三七、绞股蓝等可致全身皮肤红疹、瘙痒、肿胀、寒颤高热、头昏、胸闷、关节疼痛等过敏反应。心脉宁片、猪苓多糖、五味子糖浆、康妇消炎栓、消肿片、葫芦素、月见草油胶丸、补骨脂酊等可致头昏、头痛、耳鸣、弥漫性红疹、寒战、胸闷、心悸、呼吸急促、休克等症状。雷公滕多甙、海马、麝香、蜈蚣、草乌、天麻、朱砂、强力痔根断、蚂蚁丸、喜树碱、腹蛇抗栓酶等可引起肾脏损害,产生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腹痛、腹泻、浮肿、窦性心动过速等症状。川乌、草乌、山慈姑、罂粟壳、红茴香根皮、山豆根、胡蔓滕、益母草、雄黄、硫磺等可致皮肤潮红、心烦不宁、呕血,并伴恶寒、发热、腹痛、腹泻、腰痛、尿频、尿痛、血尿,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心律不齐、肾功能损害等。此外,如果过量使用中药,会很容易发生毒性反应,如巴豆常用量可通便去积,过量使用则会水泻不止,有生命危险;白果含有微量氢氰酸,服用过量会出现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 肤青紫、瞳孔散大,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有人服用人参、甘草后导致胃部胀满,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中药木通含有的马兜铃酸可损害人体肾小管及肾间质,引起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坏死,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并有致癌作用。小柴胡汤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中药双黄连粉针可致过敏、高热、白细胞减少等症状。蝉蜕可引起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并可伴腹胀、肠鸣等。番泻叶可致癫痫样发作,突然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呼之不应等症。川芎会产生剧烈头痛、呕吐。过量服用胖大海、三黄片可致小腹胀痛、血尿等症状。长期服用甘草合剂可导致低血钾症。柴胡针与安痛定针混合肌注可致过敏性休克。六神丸、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致药热反应等。

    赵仲坤教授强调指出:在服用中药时,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是吃药应遵照医嘱,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机体状况等因素来选择中药,并控制好剂量、剂型及服法,切勿滥用中药。对于孕妇、老弱者、儿童及过敏体质者,特别是对中药或植物花粉过敏者,以及家族中有变态反应史者,在服用中药或中成药时要更加注意和谨慎。

更多中药材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
  • 大家好,春天呢,中医认为属木,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树木啊,草木啊都开始生长发芽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人体呢,也会出现这个木气偏旺的情况,人体的木呢,中医认为对应着我们的肝,肝属木,这个时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况比较多见了,那么最近呢,......
  • 这个患者是一个小患者,21岁,马女士,她是一个学生,她来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龈愿意出血,早晨起来口内出血比较明显,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觉得口里边儿有腥味儿,平素呢她吃饭是喜欢吃冷饮,大便还常常干燥,有点面红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红苔薄黄......
  • 那么首先一点,大家要辨别自己是不是失眠,有一些人呢,可能最近出现了一些烦心事儿,或者是感觉生活上有些不如意,但是过两三天解决之后,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那么这些人群呢?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做失眠,换句话说,偶尔出现的一两次失眠,大家不要去紧张,也......
  • 这是一个赵先生, 31岁,主诉是胃疼六个月,这三天比较重,那么这个患者,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就出现了胃疼,胃胀,然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善叹息,胃镜检查呢,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溃疡,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治疗,他现在主要症状还是胃疼,胃胀,然后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