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药发展大事记(四)

    近代中国(1914-):

    1914:北洋军阀政府:主张废止中医,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各地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进行斗争。

    1921: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成就:共收名词、术语、医家、医着70,000条目。

    1922: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成就:论述各种医学典籍。

    1909-2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成就:综合性医书。在辨证论治选药立方上,结合中西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理论见解独到。

    1924:恽铁樵:《伤寒论研究》;成就:在中西汇通的观点上,注释、补正、阐发《伤寒论》原文。

    1925:国民政府:当局禁止把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规程。

    1929:国民政府:余岩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使摧残消灭中医的活动达到高潮。

    上述事件引发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抵抗,最后决议被迫取消。

    1931:「中央国医馆」成立,致力推动中医科学化思潮。

    1933:吴炳耀:《针灸纂要》;成就:介绍针灸取穴法,附有歌谣、解剖图谱、经穴彩图等。

    1935: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

    1936: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当中仍充满歧视中医的内容。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成就: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着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

    1950:中共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中西医结合方式」的卫生行政方针。

    1955:中医研究院成立。

    1956:中医学院相继在成都、上海、北京及广州等成立。

    同年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62:卫生部:高等中医院校统编的第一版中医教材正式出版。

    1964:第二版中医教材出版。

    1980:卫生部: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案。

    中医出版社成立。

    1985: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

    1986: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

    1987: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更多中药材
  • 我讲的病例是赵女士,三十岁,那么她的表现是什么呢?头晕、耳鸣,眼睛发胀,其实头也胀痛。还有视物昏花,这眼镜模糊发干发涩,看东西模糊,然后烦躁易怒,口干口苦。那么她什么问题啊?肝阳上亢,当肝郁气结日久,肝郁之后就化火,肝阳和肝火还有什么区别?......
  • 因为我们这个阳气它的变化是根据四季来走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过程。春天的阳气开始滋生,夏天呢达到至盛,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到冬天的时候,阳气闭藏,就当春夏的时候阳气旺盛,这个时候补阳气就会事半功倍。第二点什么呢?尤其到夏天......
  •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个医案,这是一个气虚的患者,这个气虚主要是脾气虚,其实气虚包括好多种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啊,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脾气虚为主。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嘛,当他虚了之后,整个人体一身之气也就虚了。李先生三十岁,比较年轻,虽然年轻......
  • 第一个我们现在最多的就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来的,关于烦躁啊、郁闷啊,想的事特别多呀。那么这个问题呢在中医讲的什么属于叫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都会出现什么头晕的反应。第二个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为什么会头晕呢?我们头晕有很多原因,有气虚、血虚、湿热、痰......
  • 肝郁气滞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个情况,现在就会压力比较大呀。这阶段疫情也比较严重,大家就是觉得比较紧张。那么这个时候肝郁的患者更多了。那么有的时候说就是生个气呗,哎,无所谓,哎,情绪不好嘛又能怎么样呢?但是长久的这种肝气郁结,肝气不疏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