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暴马丁香

    别名

    暴马子皮、白丁香、棒棒木、荷花丁香。

    英文名

    Syringae Cortex

    药用部位

    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e (Blume.)Hara var.mandshurica (Maxim.)Hara的树皮。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3~8米。树皮暗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椭圆形,外凸。单叶对生,叶柄长约l厘米;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5~12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或呈尾状,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淡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叶脉明显突起。夏季开白色花,多花形成疏大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厘米;小花梗长1~2毫米;萼钟状,4裂;花冠4裂,管部较萼略长;雄蕊2,花丝较花冠裂片约长2倍,伸出花冠外。蒴果长圆形,长约2.3厘米,常有小瘤突,熟时2裂;种子每室2粒,周围具纸质翅。

    生境分布

    生于河岸、林缘及针阔叶混交林内。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各地。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剥取树皮,晒干。

    性状

    暴马丁香药材呈槽状或卷筒状,长短不一,厚2~4毫米,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泽,表皮粗糙,有横纹,皮孔椭圆形,暗黄色;内表面淡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香,味苦。以皮厚、味苦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肺经。

    功能主治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临床应用

    用量25~50克,煎服;或入丸、散。治疗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水肿。

    药理作用

    暴马丁香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能减少三级以下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增生。经动物试验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本品全皮和内皮水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无明显毒性。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鞣质及甾体类物质、含紫丁香苷、蒿属香豆精、3,4-二羟基-β-羟乙基苯、暴马子醛酸甲酯等成分。

    注意

    尚不明确。

    相关药方

    ①治支气管炎、哮喘:暴马丁香60克,水煎至茶色,加入白糖15克,连煎3次,每晚服1次;或暴马丁香1500克,甘草90克,共切碎,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慢性气管炎:暴马子、小檗各15克,松萝6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心脏性浮肿:暴马子30克。切碎,水煎,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拼音注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中药大辞典》: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Yóu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齁病。用法用量内服:同人乳蒸化,2~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 拼音注音Chūn Shā Huā别名砂仁花(《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状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体呈淡紫色,花朵细软而小;花序梗长20~30厘米,有节;切段者长2厘米。稍有香气。性味《中国医学大......
  • 拼音注音Chūn Huā M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车轮梅的枝叶或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间戒溪边灌木丛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原形态车轮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树、凿角......
  • 《中药大辞典》:春花胡枝子拼音注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出处《全展选编·外科》来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溪谷边灌丛中。分布福建、浙江等地。原形态直立灌木。枝条疏被长绒毛。3出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卵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