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柔肝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赵兴元医师等以柔肝健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疗效显着。《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第40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报道,并附有典型病案1例。

    将114例该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柔肝健脾法进行治疗,其方由党参、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茯苓、砂仁、槟榔、柴胡、白芍、钩藤、当归、枳实、麦冬、生甘草所组成,每日1剂,分3次服完。对照组服用多酶片、维生素B6,每次各1~2片,每天3次;枸橼酸锌片,每次1~2片,分3次服用。两组病例均治疗10天,观察30天。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药物,指导患儿护理喂养相同。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5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05。

    赵兴元医师等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基本病机是脾失健运,胃纳失常。其致病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喂养不当,损伤脾胃;另一方面是小儿易惊易怒,情感少于语言表达,致肝常有余,失于条达,易犯脾胃。因此,小儿厌食辨证论治应以柔肝健脾为主,正所谓“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据此,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和胃;柴胡、钩藤、白芍、麦冬、当归柔肝润土以助运;砂仁理气和胃;枳实、槟榔、焦山楂、焦神曲消食导滞以助运。诸药合用,共奏柔肝健脾,助运开胃之功。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归脾丸的其他的作用。归脾丸是中药著名的一个方剂,它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等的组成,它的作用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心脾两虚,和脾不血,主治心慌、......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古方,用来解决脾虚脾湿、脾寒、脾积以及肝郁克脾等等的问题。这个古方其实就是实皮散,它是由槟榔、茯苓、白术等等组成的,可以健脾利水,解决脾虚脾湿的问题。其中呢,槟榔破积,降气行滞,作用于胃和大肠经,并且有降气行水的作用。茯......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