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

    本病是眼底视网膜静脉血栓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眼底出血,视力减退的眼病。本病的症状为视力下降,可仅能辨识手指数目,或只见到手动,但不似中央动脉阻塞时那样光感消失。多半在清晨起床时忽然发现视物模糊。眼底视盘色红,边界模糊,整个视网膜满布出血斑,以后极部最为显着。主要为浅层火焰状或条状,在出血较少或近周边处也可见到圆形或不规则的深层出血。渗出斑掺杂于出血之间。视网膜水肿,尤以后极部为明显。视网膜动脉管径狭窄,可能因反射性功能性收缩或有动脉硬化。静脉扩张与迂曲。视网膜水肿与出血将血管部分遮挡,黄斑经常受累及。当阻塞不完全时,上述眼底改变的程度较轻,有的阻塞发展缓慢。

    荧光血管造影 出血遮挡荧光。当浅层出血渐吸收,荧光造影显示大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在发病后约2~3月,荧光造影可显示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形成,侧支循环或短路交通支。上述典型表现又称为缺血型(ischemic)或出血型(hemorrhagic)视网膜静脉阻塞。当患者眼底出血较少而稀薄,视力较佳,荧光造影未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习惯认为是视网膜静脉不全阻塞,又称为非缺血型或淤滞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本病西医常在早期用止血法,后期施以扩张血管,有时根据其眼底检查所得全身疾病的阳性体征,决定全身用药。

    本病中医属“暴盲”范畴,外观端好,视力骤然下降。本病多因暴怒惊恐,气机逆乱;或情志致抑郁,气滞血瘀;或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或是阴虚火旺,上扰清窍。传统用方,肝郁气滞则用通窍活血汤,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肝阳上亢用天麻钩藤饮,阴虚火旺常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本病在出血期间应用凉血止血,血止后则用活血祛瘀,后期常用化痰软坚,滋阴明目。

    [临床疗效]治疗178例179眼,治愈163眼,好转14例。总有效率98.8%。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