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

    在儿科经典教科书上将喘息性支气管炎定义为一组临床综合症,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一般发病年龄为1~3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到中度的发热,轻到中度的咳喘。预后大多良好,不再反复发作。经远期追踪观察发现有部分孩子发展成了哮喘。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组独立性的疾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哮喘是一个长期慢性的疾病,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家长和患儿对哮喘的诊断也存在顾虑,因此过早诊断哮喘可能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负担较大。

    而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是一种病的理由是因为两者临床症状十分相似;治疗的原则一样。另外的一个理由是外国著名的教科书中没有“喘息性支气管炎”这个病名。因而主张用婴幼儿哮喘取代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国际接轨。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究竟是一个病还是两个病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有待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从更深层次认识和了解这两种病的本质,解决争议,更好地服务于民。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